叶洵并没有细想的机会。
因为在他回宫的第二日,便听到了西河之地起兵反叛的消息。
不是素来与朝廷不和的蜀川,而是寂寂无闻的西河。
朝中新上任的丞相乃前相国门下弟子,前相国前脚刚递上辞呈求着皇帝告老还乡,新丞相如愿以偿坐上了丞相的位置,然而在他上位还没过两天,便来了这西河一事。
新丞相年轻气盛,志得意满,看着那起兵之地不过是贫瘠荒凉的西河,扬言不出三日,便能平了风波,朝中上下相为应和。
然而这话还未落,当朝便有站闻传来,西河之地被占,太守面对浩浩荡荡的反军,双膝一软便下了跪,不仅开了城门,还拱手奉上了西河兵符。
“他疯了吗!”礼部尚书怒吼道,朝上众臣交头接耳,没有人知道这个西河太守姓甚名谁,但是因此一举,他已然是通敌的恶人。
通敌。
这个词太过熟悉,好像自从皇帝坐上这个皇位以来,听到过太多次的通敌叛国。他望着底下出现在朝堂上的叶洵,突兀地问了一句:“太子认为呢?”
叶洵是被皇帝强行要求上朝的,他离宫数日未归,宫中早已有了传闻,此番却像是皇帝刻意护着这个儿子,让他站在朝堂上,向所有的臣子宣告他无可撼动的太子身份。
天子发言,群臣肃然,他们的目光随之转向了叶洵。
叶洵上前一步,他低着头,神色晦暗:“儿臣以为,西河之事当从长计议。而首要的,是需要平了战乱。”
丞相了然地点了点头,也道:“朝中安平已久,武将多不思进取,偏安一隅,此番西河大溃,即是由此。地方官兵相隔已远,当由中央出面,安人心,平乱事。”
皇帝道:“那太子觉得,朝中有谁能担此重任呢?”
会是谁呢?
叶洵一掀衣袍,朗声道:“儿臣愿往。”
—————
沈湘在尚书家中呆了许久,宫中的消息混杂,尚书夫妻对她并没有什么指责,想来也是不好开口,她又听闻尚书家的女儿惹了些事情,尚书大人急得焦头烂额,也没什么心思关注沈湘,礼数周全完备,却始终是少了些平凡人家的温情。
疏离而遥远。
沈湘不禁想起来她的叔父,自她从宫中出来,叔父已经许久未见,他好像是一缕风,来去匆匆,恍然而过,沈湘拨弄着手上的珠翠,望着空空落落的院落,没由来的有些寂寞。
京城熙熙攘攘,她却走不出。
她无数次回想起叶洵对她的承诺,那恳切的字句,带着爱意的言辞,都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绮丽梦境,她等待着叶洵娶她的那一天,无论前路漫漫,何其艰辛。
于是在那日阳光正好,她踏出尚书府,却听闻了太子带兵前去西河的时候,宛如晴天霹雳。
叶洵又走了。
此番,不是偌大的江湖,而是刀光剑影的战场。
沈湘不明白。
为什么?为什么叶洵要去西河?带兵打仗,那是将军该干的事情,定安城里并不缺少将军,他们每一个,都比城中的叶洵合适。
“他不能去的!”沈湘对着苏风云道,“他之前还受了伤,战场不是他该去的地方!皇上怎么会让他去西河?”她焦急而慌张,颤着声道。
“你别担心,那是他请命去的,想来他应该是有把握的。”苏风云脸色微变,却安抚起了沈湘。
“你知道他的决策吗?”沈湘问他。
“不,我不知道。”苏风云苦笑着回答,这次回京,长公主抓着他一顿哭诉,他刚从长公主手下逃离出来,便听到了皇帝的旨意。他问叶洵此番是有何意愿,却只听到叶洵浅笑着道:“没什么意愿,储君,本就该如此。”
苏风云不知作何回答,他目送着叶洵的背影,全然看不懂他的心思。
沈湘却依稀有些思路。
她坐在窗边,脑海里情绪翻腾。
只要好好活着,她想。
留春不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