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文化
超小超大

第7章,雁荡毛峰茶2

历史渊源

雁荡毛峰古称“雁茗”,相传在晋代由高僧诺讵那传来[1],乐清市种植“雁荡毛峰”的历史悠久,已有1600多年茶史,有着500多年的宫廷贡茶历史[2]。据朱谏的《雁荡山志》记载:“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每春清明日采摘芽茶以贡,一旗一枪,曰明茶,谷雨采者曰雨茶,此上品也。

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几次考察雁荡,雁茗茶名传四方。

明代,雁茗茶被列为贡品,并被列为“雁山五珍”之一,名居“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鸟”之首[1]。

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年),雁茗名声更盛。据《瓯江逸志》载:“瓯地茶,雁山为第一,怯腥腻,除烦恼、却昏散,清积食。”[1]

1964年,雁荡茶叶始被定名为“雁荡毛峰”。

生产情况

雁山茶在明代永乐二年(1404),被列为贡茶的时候,每年只有5公斤。据《乐清农业志》记载:“雁荡山茶的生产真正开始发展起来,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茶叶干部和茶农的相互努力,制作出了被省专家品评认为‘加工工艺独特,外形肥壮翠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浓高,味鲜爽’的雁荡山茶。

2017年,雁荡毛峰生产规模1307公顷,年产量176吨。保护区茶园面积6666公顷,产量1000吨。

地域保护范围

雁荡毛峰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温州市乐清市所辖雁荡镇、大荆镇、芙蓉镇、仙溪镇、湖雾镇、北白象镇、淡溪镇、清江镇、虹桥镇、龙西乡、智仁乡、岭底乡、白石街道、乐成街道、城东街道、石帆街道共计16个乡镇(街道)60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6′48″-121°15′12″,北纬27°57′09″-28°32′29″。

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

雁荡毛峰种植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良,远离污染源,土质为有机质含量丰富,周围植被保护较好,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2、品种要求

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条件、适制雁荡毛峰的本地群体种、龙井43、迎霜、智仁早、浙农系列等优良茶树品种。苗木质量符合GB 11767-2003 茶树种苗的规定。

3、生产过程管理

为保证雁荡毛峰的特殊品质特色,重点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3.1基地建设

雁荡毛峰种植模式独特。充分利用雁荡山风景、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区块种植,其种植特点是“茶在景中,景中有茶;茶在林中,林中有茶;石与茶生,茶与石长”。

3.2茶园肥培管理

1至3年生幼龄茶园,在行间合理间作绿肥;熟龄茶园冬季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以经过腐熟的土杂肥、饼肥、栏肥、蚕砂等为主,施肥和中耕松土相结合。结合春茶采后修剪,中耕松土时深施肥料,绿肥、柴草、修剪茶枝等覆盖茶园土壤。

中华茶文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修炼那些事儿 连载中
修炼那些事儿
一个路人罢了
简介:简介正在更新
0.6万字2年前
方圆传 连载中
方圆传
普美善
简介:一草一木一分缘,一点一滴一生情。一笔一刀一红尘,一书一剑一乾坤。我名叫普方,法号寻缘!世人皆称我为,普寻缘,我这一生充满了传奇,但又像是一场梦,有时我不愿意醒,有时又盼望着快点醒来,只是那逝去的红尘,埋藏了我太多的爱与恨,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
27.2万字2年前
云龙帮 连载中
云龙帮
暗影部
0.7万字2年前
邪修之路 连载中
邪修之路
江氏小白
0.5万字2年前
媳妇儿,乖,到我这来 连载中
媳妇儿,乖,到我这来
祭璃葬雪
简介:叶子祁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上面有两个双胞胎哥哥,按常理说他在家里应该不怎么受重视才对,但奈何家里两个哥哥是弟控。当叶子祁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叶子琰和叶子璟因为公司临时有事,不能来接叶子祁,便叫了个靠谱的朋友去机场接叶子祁,但是没有想到以为这一次的接机,会有人把他们最疼爱的弟弟给拐走了。
2.7万字2年前
卿绝 连载中
卿绝
杏樱
0.7万字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