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记得某次,他曾听宜修对剪秋说起过嫡母不慈的事情,后来皇帝确实调查过乌拉那拉夫人,戕害子嗣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毕竟那是乌拉那拉家的私事,皇帝管不着也不想管。
但乌拉那拉夫人想要借着宜修有孕之时,让柔则穿着妃位吉服故意勾引……
被皇帝查了出来。
乌拉那拉夫人私下里为柔则定制了一款与妃位吉服十分相似,但细节处又略有不同的华丽宫装,其目的不言而喻。不过由于皇帝重生了,乌拉那拉夫人的计策没用上。
当时乌拉那拉夫人还特别嘚瑟的感叹,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庶女终归是庶女,宜修没那个运道为人正妻,更没有资格成为皇后!
前是皇帝与柔则的一见钟情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皇帝查出这件事的时候竟然丝毫没感到震惊,心里只觉得果然如此,当他第一次接触到柔则的阴暗面时,就已经有了这种觉悟。
乌拉那拉夫人入宫,定然是要与女儿密谈某些事情,身边也肯定不会留人伺候。
皇帝可不想让乌拉那拉夫人在后宫兴风作浪,于是下了命令,让粘杆处必须探查到她们母女说了什么!
皇帝心里其实很厌恶乌拉那拉夫人,他觉得如果不是这个女人胡乱撺掇,他的宛宛定然不会生出那些坏心思!
乌拉那拉夫人入宫的那天,宜修按理来说也该去拜见,毕竟那是她的嫡母。
现代的一些嫡庶神教对嫡庶之分非常的妖魔化,甚至认为嫡母可以随便打死庶出子女,庶出子女能平安长大,就该感谢嫡母的大发慈悲。
这其实很扯淡,因为庶出子女的身份再怎么不高,前提他们也是良民!就算他们分不到一毛钱的家产和爵位,他们也是普通老百姓!
一个贵族夫人弄死了老百姓,定然会招致口诛笔伐,怎么她弄死了庶子庶女,就会有人拍手叫好呢?
“从母法”是某个弹丸小国弄出来的东西,大清朝可不实行这个。
红楼梦里贾环拿蜡烛差点把贾宝玉烫毁容,王夫人对贾环这个庶子也只敢骂几句,私下里或许可以用些手段对付赵姨娘和贾环,明面上是绝对不能打的。因为王夫人再怎么是正妻,她也不姓贾,她对于贾府来说是外人,而贾环却是贾家的子嗣。
这话虽然难听,但却是事实,嫡庶之分是封建时代对整个女性群体的压迫,而非大老婆对小妾的压迫。
正室与妾室并非高与低的比较,而是低与更低的比较,一句“妾通买卖”,就可以证明妾的地位有多低,但多读点历史书就该知道,从汉代起,“典妻”、“质妻”就是一直存在的灰色地带。
这里的“典”指的是典当,质指的是质押,把妻子租出去为别人生孩子借肚皮,历史上一度非常盛行。
“宁为穷人妻,不做高门妾”,这种话随便听一听就得了,穷人飞黄腾达之后抛弃糟糠之妻的例子比比皆是,穷人妻和高门妾本质上就是鸩酒毒杀和白绫绕颈的区别,还不如不嫁人。
从后宫甄嬛传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