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概是预料到了自己活不了太久,回想起自己当年登基时被人质疑矫诏的尴尬,不想让弘时再经历一次,年底时皇帝便暗示大臣上了折子,于是弘时被封为太子。
后宫也迎来了一次大封,齐妃成了齐贵妃,端嫔和敬嫔封妃,芳贵人和宁贵人封嫔,余下的各升一级。
这个时候皇后才惊觉齐贵妃的势力已经遍布后宫,在皇后、甄嬛、华妃三人互相争斗的时候,齐贵妃带着一众失宠嫔妃整日玩乐,虽然齐贵妃本身并没有别的想法,但那些失宠嫔妃如敬妃芳嫔等人,全都算是站在了齐贵妃这条船上,平时大家玩的挺好,自然也就愿意支持齐贵妃。
这是弘时一开始就算计到的,齐贵妃耳根子软,为人不聪明,后宫嫔妃追随她,总比在皇后这个佛口蛇心的人手下讨生活要强。
弘时的后宅还算安稳,青樱虽然恋爱脑,但她不是对着弘时恋爱脑,而弘时也不是个喜欢谈感情的人,对待妻妾就一句话:按规矩办事!
并非弘时有多刻板守规矩,而是守规矩最容易管理所有人,从一开始就不谈感情,所有人都摆清楚自己的位置,这对谁都有好处。
青樱认认真真的做侧福晋,没搞什么幺蛾子,但皇后却利用她插手弘时的后宅,皇后想让青樱生下弘时的长子,还想让弘时的嫡福晋钮祜禄氏绝育,日后等弘时登基,就弄死钮祜禄氏,扶持青樱上位。
这种后宅纷争,弘时懒得亲自出手,借力打力即可,他直接把消息悄悄透露给了皇帝,皇帝会为弘时搭理好一切。
——再次感叹独生子女的好处,若是弘时亲自出手对付皇后,难免会落得一个不孝的名声,甚至还会有人猜忌他过河拆桥,毕竟从表面上看,皇后这些年没少照顾齐贵妃母子。
皇后的倒台非常突然,主要原因还是出在纯元皇后之死这件事上,也怪皇后自己不谨慎,留了太多人证,她身边的春夏秋冬四个丫头,以及江福海这个太监,都知道内幕。
皇后不废而废,幽禁景仁宫,与皇帝死生不复相见。齐贵妃在后宫一家独大,鉴于齐贵妃的智商,皇帝并未忌惮她,但皇帝习惯性的平衡,仍是提拔了端妃做端贵妃。
端贵妃向来聪慧,知道自己的贵妃之位是怎么得来的,因此与齐贵妃之间只是点头之交,但也从不交恶,毕竟齐贵妃是未来的太后,端贵妃傻了才会与齐贵妃对上。
在宁嫔的不懈努力之下,皇帝的身体一日比一日病重,受不得任何刺激,可偏偏就在这时,后宫的孙答应私通侍卫,被敬妃和欣贵人当场撞破,齐贵妃和端贵妃商量了一下,决定向皇帝隐瞒此事。
宁嫔表面上答应了齐贵妃和端贵妃,转头就去养心殿告状,把孙答应和侍卫私通的场面描述的淋漓尽致,皇帝一口气没上来,挂了。
叶澜依觉得大仇得报,生无可恋,自戕而亡,弘时登基成为新帝,先帝嫔妃陆续移居慈宁宫、寿康宫。
新的宫斗开始了。
从后宫甄嬛传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