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虽然帮了倒忙,但太后身上仍然有一个把柄,那就是她在先帝丧仪上浓妆艳抹,这件事很多人亲眼所见,她没办法抵赖。
就算太后能堵住所有人的嘴,把痕迹都扫得一干二净,皇帝也会一直揪着此事不放。
皇帝与太后博弈,结果太后没能入住慈宁宫,有大臣言明,先帝时期仁寿太后乌雅氏就一直住在寿康宫,如今太后也该住在寿康宫。
关于太后迁宫之事,高斌没少暗中出力,撺掇朝臣对抗太后。
太后与高家的仇怨是解不开了,所以高斌只能尽量削弱太后的权势,让高家以及高晞月得以喘息。
皇帝和太后的初次博弈落下帷幕后,各宫嫔妃的位分才算是得以正式册封,众人的位分与剧情中没有区别,高晞月被册封为慧贵妃,如懿被册封为娴妃,除此之外还有纯嫔、嘉贵人、仪贵人、海常在、婉答应……
关于如懿的位分,虽然富察琅嬅很想把她压到嫔位,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乌拉那拉如懿是先帝下旨册封的宝亲王侧福晋,位分不能太低了。
况且皇帝要让后宫互相平衡,高晞月如今还没有与富察琅嬅撕破脸皮,所以在皇帝眼中,慧贵妃是站在皇后那边的,皇后在后宫一家独大,这是皇帝不想看到的,所以他一定会抬举如懿,以此来制衡皇后。
高晞月住在咸福宫,海兰依旧被富察琅嬅分到了咸福宫,高晞月倒没有为难海兰,准确的说,她不会用剧情中那么低级的手段去针对海兰。
明面上皇帝还在孝期,高晞月渐渐退出了争宠的行列,并且潜移默化的改变性格,她总是对外声称体弱多病,既是对皇帝和太后示弱,也是不愿掺和后宫里的那些风波。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富察琅嬅刚刚成为皇后,急需用某件事来证明自己的地位、能力和威严,于是某日众妃去长春宫请安的时候,富察琅嬅就提出了缩减份例以及不准嫔妃使用绫罗绸缎的提议。
高晞月懒得捧哏,金玉妍就成了第一个响应皇后号召的人,有一说一,富察琅嬅的这招简直烂到不能再烂了,表面上看似得了个节俭的好名声,实则却是在慷他人之慨,那些被削减份例的嫔妃和奴才能不怨她?
况且皇帝和太后都喜好奢华,富察琅嬅与两个顶头上司对着干,是生怕自己的皇后之位做的太稳当了吗?
高晞月不在乎节不节俭,反正贵妃的份例够用,皇帝也不会亏待她,隔三差五就有赏赐。
身为贵妃,高晞月的位分几乎已经到头了,就算抬了旗,以她的身份活着的时候也不可能做皇后,皇贵妃也不会轻易册立,贵妃就已经是她的人生终点。
高晞月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她不需要像那些小嫔妃一样不断的争宠往上爬,她只需要维持住自己的地位、维持住高家不倒下,前朝后宫相辅相成,她便永远都是紫禁城的贵妃娘娘。
从后宫甄嬛传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