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昐的病因其实很复杂,有身为嫡子的压力、帝后的期待、皇后的禁足、弘晖的优秀、过度的劳累……
但经过宜修的一番扭曲,所有人就都只记得弘昐嫉妒弘晖,甚至因此生了病。
宜修主动提议将弘晖送出宫,她这可不是自讨苦吃,她这是以退为进!
心怀愧疚的皇帝肯定不会直接把弘晖打包送出宫,他觉得弘晖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挥手,弘晖就得了个贝子爵位。原本的送到宫外抚养,也变成了出宫建府。
当然,皇帝怕弘昐的小心眼承受不住,所以弘昐也被封了贝子。
皇帝表面上一碗水端平,但弘昐的身份本就高出弘晖一截,两人平起平坐才是对弘昐的轻视,更何况他只是有了爵位而已,皇帝以他体弱多病为由,并未让他出宫建府邸,而弘晖的府邸却是比照亲王府的面积占地的。
孰高孰低,不言而喻。
说来也怪,接了册封贝子的圣旨之后,弘昐的身体第二天就好了不少,五天以后更是接近痊愈。
皇帝见状,一下子就误会了,摇头叹息弘昐小家子气。
宜修和弘晖深藏功与名,感谢柔则曾经提供的秘药,全都用在了她自己儿子的身上。
宜修的以退为进瞒不过太后的眼睛,但皇帝却看不透,有个词叫刻板印象,还有个词叫自以为是。
柔则前世同样破绽百出,但皇帝就是看不见,因为他心中对柔则形成了“小仙女”的刻板印象,不打破这层滤镜,皇帝就不会正视柔则身上的任何疑点,就像粉丝看待他们的爱豆,有时爱豆塌房了,粉丝都不愿清醒。
这一世的宜修同样在皇帝心中形成了“圣母”的刻板印象,而皇帝又自以为是的过度信任粘杆处,所以他永远都察觉不到宜修的坏心思。
倒不是说粘杆处被收买了,而是他们听不懂宜修和剪秋之间的茶言茶语,她们早已心照不宣的可以一边猛夸柔则,一边制定好针对计划。
太后对宜修起了疑心,言语间多有试探。
这一世太后的身体还算硬朗,毕竟皇帝提前那么多年登基,太后不必在先帝后宫劳心劳力,她最爱的小儿子也没被发配到皇陵,心情好了,人也就健康,自然就有大把精力琢磨些有的没的。
再一次从寿康宫出来,宜修眼底闪烁着阴沉,看来是时候给太后找点事情做了,省着她整日盯着后宫!
“不知弘晖在宫外生活的怎么样,本宫好生担心。”宜修突然开口说道。
剪秋会意,道:“娘娘若是想念大阿哥,不如将大阿哥召进宫里说说话。”
宜修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太后都不能时常见到十四爷,本宫也不好总是召见弘晖,免得太后见了刺心。”
“剪秋啊,待会儿你替本宫走一趟吧,去看看弘晖,告诉他本宫一切都好,有太后在,本宫是太后的表侄女,自然十分清闲自在。”
“奴婢领命!”剪秋笑着回应道。
从后宫甄嬛传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