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胤禩残党,一部分是真的,另一部分是温宜派出的人假冒的,康熙朝的九子夺嫡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内斗,给整个权力中心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这种创伤需要用时间去弥补,但温宜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八爷党恨先帝胤禛,自然恨屋及乌的怨怼弘历,如果弘历真的是胤禩的儿子,那胤禩的残党绝对不会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承认,若是弘历血脉存疑,只会坐不稳皇位,便宜了别人。
然而群众的智慧并不高,他们不会深度思考,他们只会看表象,弘历的嫌疑洗不清了。
大敌当前,清政府仍然在内斗,甄嬛绝望了,这样的皇室活该被灭!
温宜的动作很快,弘历错估了局势,他以为温宜还会像对待先帝那样用相对温和手段,可他也不瞧瞧自己与温宜的关系!
紫禁城被攻破的那一日,弘历本想把齐月宾抓过来当人质,就算没啥用处,也能恶心到温宜。
奈何齐月宾是个聪明人,甄嬛更是个聪明人,眼瞧着大势已去,谁特么会为了弘历的意气之争而去得罪新君?
齐月宾早早的就逃出了后宫,是甄嬛和一众太妃们共同运作的结果,有了这份香火情,女皇至少不会干掉她们!
弘历对后宫的掌控力度极差,剧情中撷芳殿的奴才虐待大阿哥,慎刑司能随意杀人灭口,可见弘历有多废物!寿康宫的皇贵太妃悄悄离开了,帝后竟然毫无所觉!
不止是齐月宾,甄嬛还想把敬贵太妃和欣太嫔也一起送走,这几个人都是曾经疼爱过温宜的长辈,甄嬛只盼着温宜能念着她们曾经的好,日后多多善待她这个不合时宜的大清太后。
甄嬛直接把沈眉庄给忽略了。
时隔多年,温宜公主再次回到了紫禁城,却是以未来女皇的身份。
弘历这个末代皇帝并没有君王死社稷的勇气,他还庆幸的以为温宜是妹妹,至少会留着他的命。
温宜确实留下了他的命,准确的说,温宜没有乱杀无辜,她把一处行宫拨给了弘历和他的嫔妃,让他们抄书。
温宜要推广基础教育,让这些闲人发挥剩余价值,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苟延残喘多年的齐月宾终于迎来了春天,她被册封为顺圣亲王,是继女皇之后的第一位女亲王,开了这个头,可以预料日后还会有女丞相女尚书等各类女官。
有了齐月宾这个先例,大清的女人倒是比男人更欢迎夏国的到来,甚至还有些女子摩拳擦掌的准备干出一番事业!
——比如甄嬛和金玉妍。
甄嬛自诩才华横溢,可惜不是男儿身,只能在后宫打拼,如今女子亦能为官做宰,她自然心动,奈何她的身份太敏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权力,温宜只安排了一个闲职,让她带着原本的那些嫔妃去修书,并承诺若是她们能写出什么传世之作,就让她们的全名留在史书上,如同大诗人李清照。
这个承诺非常有吸引力,甄嬛和冯若昭都干劲十足。
从后宫甄嬛传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