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超小超大

日德兰海战 下

15:53 “皇家公主”号被“德弗林格尔”号发射的两枚12英寸炮弹击中,射击指挥仪被毁,射击命中率瞬间与眼神儿不好的“虎”号一致了。

15:55 为了赢得时间、转变不利态势,贝蒂命令驱逐舰进行鱼雷攻击。

15:58 “玛丽女王”号击中“塞德里茨”号,使其一座炮塔失灵,“玛丽女王”号此时已经完全侧射。

15:59 “玛丽女王”号命中“德弗林格尔”号,但也被命中一弹。

16:00 “狮”号被命中Q号炮塔,Q号炮塔瞬间失灵,火焰径直窜向发射药存放库,如果该处的70吨火药爆炸,“狮”号的结局可想而知。惟一幸存的炮塔军官,英勇的哈维少校不顾个人安危,下令向弹药仓注水才得以避免弹药殉爆。

16:00 杰里科再一次命令战列舰本队提速。16:05 “不倦”号右舷被“冯.德.坦恩”号用11英寸火炮命中三次,失火退出战斗,在撤离过程中前炮塔附近又被击中两次,短时间内发生大爆炸。其上的1026名官兵仅有几名幸存。

希佩尔仅用二十分钟就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此时的贝蒂不得不用四艘伤痕累累的战列巡洋舰迎战希佩尔的五艘尚未严重受创同类舰只。但贝蒂坚信,第五战列舰队即将赶来,下令向左转过两个罗经点(约22.5度),拼命截住希佩尔的前进路线,试图等与战列舰队合围希佩尔。果然,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巴勒姆号、马来亚号、勇士号、厌战号)及时赶到,在19000码外使用其15英寸火炮迅猛开火。

杰里科得知前锋部队与敌人遭遇并陷入苦战,随即下令大舰队提速(不久24艘战列舰以超过21节的航速破浪前行,创造了战列舰编队行进的速度记录),并派遣胡德少将率领第三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旗舰“无敌”号、“不屈”号、“不挠”号战列巡洋舰)前往支援贝蒂。

16:10 “狮”号无线电被摧毁,只能用灯光信号与“皇家公主”号联系,由后者代为转发,勉强实行间接指挥。

16:11 “巴勒姆”号命中“冯-德-坦恩”号,“勇士”号381毫米炮弹命中“毛奇”号侧舷副炮甲板。

16:14 希佩尔命令第九驱逐舰分舰队对英国舰只发动攻击。

16:25 “德弗林格尔”号从射击“狮”号转向射击“玛丽女王”号,并形成跨射。

16:26 “玛丽女王”号被“德弗林格尔”号和“塞德利茨”号齐射命中,发生一场可怕的爆炸。在她后面的“虎”号不得不转向躲避爆炸后形成的烟雾和碎片。“新西兰”号报告落水官兵正在水中挣扎,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漩涡吸入水下。她的1275名官兵只有9人获救。

贝蒂不顾己方舰只处于劣势,下令继续靠近德舰射击。此时皇家海军官兵士气依旧高涨,他们仍然试图摧毁希佩尔舰队。

16:28 第五战列舰分舰队极大的改变了战场局势,此前德军平均命中皇家海军舰只四弹己方才被击中一弹,皇家海军新锐战列舰赶到后,15英寸巨炮显示了巨大威力,打得又狠又准——“毛奇”号和“冯.德.坦恩”号连连中弹,后者两座主炮塔先后报废,但是他们的还击只击中巴勒姆号一次。

“塞德里茨”号在混战中被一枚鱼雷命中,造成13*39英尺的破口,但是它依旧保持在队列中。

16:38 第二轻巡洋舰分舰队通报贝蒂发现德军战列舰——那是舍尔主力舰队的先导舰“罗斯托克”号轻型巡洋舰。两分钟后德军战列舰本队在12海里外与贝蒂舰队遥遥对望。

16:39 贝蒂招回他所属的驱逐舰,并下令舰队作180度转向。

16:40 贝蒂命令属下舰只向本土舰队战列舰本队方向撤退,但是由于通讯系统故障,这一指令没有被第五战列舰分舰队收到。第五战列舰分队直接陷入与公海舰队主力死战的局面:十分钟内,“巴勒姆”号上层建筑中弹,“马来亚”号一侧副炮被毁,“厌战”号舵机失灵被打成重伤(该舰不久后被迫撤退,单独返航)。但这些新锐战舰的超强防护能力挽救了它们的生命,并未有一艘被击沉。

16:57 “巴勒姆”号转向,其它战列舰依次跟进。舍尔放弃对第五战列舰分舰队的追击,并将航速减慢到15节,以便舰队中的老式铁甲舰可以跟上。

17:30 贝蒂的战列巡洋舰编队失去德国舰队的踪迹,他将航向调整转向东北。

17:40 希佩尔与贝蒂的舰队再次发生遭遇,“吕佐夫”号,“塞德里茨”号和“德弗林格尔”号又被多次命中。希佩尔急忙撤退,试图尽快与舍尔会合。

17:45 杰里科接到通报,确定德军舰队位置。

18:15 杰里科舰队发现德军舍尔舰队,并命令舰队转向东北方向。而贝蒂之前的反击打乱了希佩尔的侦查行动,后者未能及时侦知杰里科的位置,因此舍尔对杰里科的位置始终没有明确的判断。不久之后,舍尔发现他必须面对杰里科的T字横头,于是下令原地转向——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整体向后180度转向”令人惊叹地完成了,舍尔的舰队后队变前队,拼命脱离了杰里科的火力网。

18:40 舍尔舰队转向后退,胡德少将座舰“无敌”号被“德弗林格尔”号击中,发生弹药库爆炸,胡德和舰上1011名官兵牺牲,仅6人生还。

19:00 英德舰队再一次遭遇,此时英国本土舰队在德军公海舰队以东,舍尔不得不穿越英军舰队。

19:20 舍尔在驱逐舰烟雾的掩护下再一次撤退,双方脱离接触。

20:00 希佩尔被迫放弃遭到重创的“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换乘受伤较轻的“毛奇”号,杰里科命令舰队重新转向170度。

20:20 杰里科命令“神仆”号布雷舰前往合恩水道布雷,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与德舰发生接触,发生多次短暂交火,但由于视线恶劣,均很快失去接触。

23:30 德国公海舰队后卫与英国第四驱逐舰队第12分队发生遭遇战,4艘皇家海军驱逐舰沉没,德国老式铁甲舰“波美拉尼亚”号被击沉。

1916年6月1日

03:30 舍尔到达合恩礁。

04:20 海军部通告杰里科舍尔已经到达合恩礁。

05:30 杰里科率舰队转向前往斯卡帕湾。

随着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返回基地,日德兰海战正式结束。在这场海战中德国人实现了他们的目的——相对小的代价给对方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英国人意识到了对手的凶悍,他的战略是封锁对手而非击沉它们,因为这样付出的代价较小,不至于损伤皇家海军的元气。此役,杰里科成功地逐回了舍尔的舰队,并令艰难突围的德国人意识到:突破英吉利已无可能。此后公海舰队再也没有胆量进行下一次类似行动,一直被皇家海军封锁在本土,空耗资源,直至战争结束。

海战结果

炮命中率

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和第三战列舰分舰队总共发射1904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119发,每门炮10.9发(携带量为80-90发); 战列巡洋舰共发射1670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334发,每门炮37.95发(携带量为80-90发)。共计发射大口径炮弹3597发,中口径炮弹3952发,小口径炮弹5300发,大口径炮弹命中确认120发,平均命中率3.33%,中口径和小口径命中107发,平均命中率1.16%;

英国战列舰总共发射大口径炮弹4598发,其中有15英寸炮的1239发,平均命中率2.17%。

根据Arthur J Marder教授在《从无畏舰到斯卡帕》(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卷,第199页)指出的,德国战舰近四分之一的大口径命中弹集中在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上,包括武士(15发),防御(7发)和黑王子(15发),她们都是在极近的距离上被命中的。前两者只有7000码,后者更是只有1000码。而在德国方面统计英国战绩时,并没有计算威斯巴登被击中的次数,根据英国资料,至少被射击200发以上。因此参看双方命中率时,可以认为大致相当。

日德兰一战,德军以损失6艘的代价,击沉英军14艘,可谓是战术上的胜利者。然而,纵观整个日德兰海战,在双方战舰数量与质量都不互上下的状况下,德军其实并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对英军造成致命性的伤害,惟一的机会恐怕也只有引诱贝蒂的舰队上钩,只是可惜贝蒂脚底抹油并不上钩,令德军失去了惟一的好机会。[16]

所有被击沉舰船的中弹数目都是大约统计值,夜间混战中的命中数目更是如此。

伤亡人数

德国公海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45000名左右,伤亡比例6.79%,其中军官89名,候补军官25名,工程师14名,厨师等非战斗人员5名,医疗官11名,准尉89名,士官572名,普通水兵2253名。沉没:1艘战列巡洋舰,1艘前无畏舰,4艘轻巡洋舰,5艘鱼雷艇(62,300吨沉没)。

英国大洋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60000名左右,伤亡比例11.59%。(英国官方公布数字是6097人战死,510人受伤,177人被俘,总共6784人,占总参战人数的11.84%)。沉没:3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8艘驱逐舰(约113,300吨沉没)。

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就战术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大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希佩尔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功地摆脱了占极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17]

射击技术

海战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英、德两国不同的设计哲学。英国建造的舰只强调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德国军舰则在降低航速和武备的基础上强调更好的防护力。德国在技术上的熟练显然胜过英国人。他们装有定时信管的穿甲弹穿过英国船壳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英国炮弹往往碰上装甲即炸。英国方面使用的火药也存在着问题,其更易燃易爆。

而皇家海军在运送弹药时不关闭弹药舱门,这也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在至关重要的防火系统方面,德海军更是优越得多。德国人在多格尔沙洲一战后,注意到了弹药储藏室和弹药输送机也能导致弹药库火灾,立即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封闭改装,海战中炮弹在德国炮塔里爆炸,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防护得很好的垂直信道,防止火势下窜到弹药库。而皇家海军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至少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炸裂,是由于炮弹在炮塔里爆炸时,引起了下至火药甲板的一系列炸药的爆炸。没有一艘德国船因这类缺陷而丧失。

同样双方运送发射药包使用的容器也有区别,德国人对发射药用金属容器封闭运送,而英国人则仅仅用蚕丝口袋包裹。德国船的上甲板在长射程的炮战中提供了较好的防护,鱼雷在它们加固了的舷侧爆炸,造成的损伤也较小。而且,德国在信号技术、测距和夜战设备方面,也都超过英国主力舰队。英国海军设计师集中注意力于速度和大口径大炮,而忽视了其它必要的改进,在这次战斗中皇家海军的这种缺陷是很明显的。

1918年初,贝蒂在海军部的一次会议上说,“眼下必须认为,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中队的确比我们的优越。”

战略战术

英国本土舰队吨位损失多于德国公海舰队,但在战斗结束后的六月二日18时的统计显示本土舰队仍有27艘包括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公海舰队方面在同一时刻只有10艘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应对,因此可以认为公海舰队并未能打破本土舰队在北海的数量优势。

所以,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

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进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海战影响

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海战,令德国最后一次主动突破协约国在北海对德国封锁的努力失败。自此,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再以海军与协约国正面交锋,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

海战后,舍尔在他给德皇的报告中说,德意志帝国海军能“予敌以巨创,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我们的地理位置与岛国相比的不利之处……不能靠我们舰队来补偿……”。他最后说。无限制潜艇战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冒同美国作战的风险也罢”。

英国海军无力摧毁德国海军,从而粉碎了把波罗的海向俄国开放的一切希望,这也许加速了沙皇政府的垮台。在于1916年11月接替杰利科的一个月前,贝蒂就忧郁地承认,如果德国进攻丹麦,英国主力舰队不能提供什么援助。谈到海军力量的有效使用时,这位海军上将断言,“英国主力舰队的正确战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势变得对我们更为有利。”

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洋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英国损失的舰只,凭着强大工业经济力量很快得到补充,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海战教训

日德兰海战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个悲壮的胜利,其中的教训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莫过于以下三点:

一、战略运筹失策

英、德两国战略决策者受陈旧军事思想的影响,认为舰队决战是取得制海权最可靠、最简捷的途径。因此,在日德兰海战前,无论在装备建设还是在编制训练上,都以在决战中歼灭敌主力舰队为达成战争目的的最高手段,不惜花费巨资建造和编练庞大的战列舰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双方的企图如出一辙,都试图寻找战机以一次舰队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在延续了两年才达成的这场舰队决战后,双方决策者才认识到科技进步使新型海军兵器不断出现,海军作战手段也日益丰富,企图通过一次决战实现战争目的已不可能。

正如战后贝蒂上将断言,英国正确的战略不应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把它困在基地,这样形势对我更为有利。德国也认为,就是在海战中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这一战略调整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不久英、德两国的战列舰虽没有在战争中被敌人消灭,却被自己的水兵或搁置于一边,或沉入了海底。

二、作战指挥失误

战前,英国海军本来占有客观优势和先机之利,可将计就计,巧打智取,提高作战效益,但由于英军前线指挥员连连失策,先是不分青红皂白,盲目追杀德军担负诱敌任务的前卫舰队;继而又在主力交战时畏首畏尾,放弃追击逃窜之敌的有利战机;最后又没有夜间决战的决心和魄力,使得德军有机会突破封锁,返回基地。

从上述情况人们不难看出,正确的作战指挥关键在于审时度势,量敌用兵,不被假象所迷惑,积极地进行有利的决战,避免不利的决战,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主动争取战争的胜利。力量的强弱和形势的利弊只具备了胜利的可能,如果作战指挥失误,照样要打败仗。

三、协同配合不力

在这场激烈搏杀、险象横生的大战中,到处都有不和谐的音符。

1、英国舰队出发时,未通知“前锋”号航空母舰,致使其没有参加作战,减少了英军优势。战后,英国著名军事家布赖恩·约翰逊指出:“‘前锋’”号要是按计划出发,它的飞机在海战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前锋’号将会给舰队司令发出至关重要的关于敌舰队位置和航向的情报。但是,在战斗的紧要关头,杰利科没有得到这种情报,致使舍尔得以逃出英军重围。

2、在作战中,德国舰队在侦察情报力量不足,经常被动挨打时,却叫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在基地睡大觉。这个错误与英军未出动第一艘航母如出一辙,忽略了制空权的重要性与侦察对现代化战争的重大作用;

3、当英国舰队奋力追杀德国舰队时,主力战列舰却因航速慢而掉队;

4、当舍尔奋力冲出重围,准备施放水雷阻止英军追击时,才发现全舰队没带一颗水雷。

这充分说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使作战力量结构日趋复杂,单凭一两件新式兵器并不能决定作战力量的优势,而需要各种参战力量紧密协调配合,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战兵器的作战效能。这场海战充分说明,装备先进的战列舰,没有了其他作战力量的密切配合,就成了浮在海上的巨大靶子。

历史意义

日德兰海战达到了大舰巨炮主义的最高潮,不过,海上“巨无霸”的战列舰的弱点在此战中也暴露无遗。北海的制海权仍被英国人牢牢掌握,从战略上 ,英国赢得了胜利。

日德兰海战是战列舰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舰队决战。在这次海战中,大舰巨炮主义遭到失败。此后,德国和其它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武器和探索新的战法。二战中出现的潜艇破袭战和航母海空决战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日德兰海战送走了人类海战史上一个旧的时代,同时揭开了人类海战史上的新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夏国英将 连载中
夏国英将
玄晶锐
0.1万字2年前
铁血十年 连载中
铁血十年
天山来客
简介:面对战争,是真男儿就站出来
14.7万字2年前
像,当年 连载中
像,当年
楊小洋
简介:有的人糊涂一世,有的人聪明一时。我想否认我很笨,我也想认为我很聪明。其实很多事,只有尽人事,听天命,希望这一世我不再软弱。我要活成我内心中英雄般的楊行,虽然还是没心没肺,但也是自己认为的英雄。
4.8万字2年前
秘密谋杀 连载中
秘密谋杀
美好literature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建了一支青年特别行动队——魔鹰行动队,去刺杀日本鬼子的高官。王俊凯饰庄弘宇(魔鹰行动队队长)王源饰符成岩(魔鹰行动队队员)易烊千玺饰焦易天(魔鹰行动队队员)欧阳娜娜饰冯秋雯(魔鹰行动队队员)张子枫饰康悦如(魔鹰行动队队员)赵今麦饰陶晓丽(魔鹰行动队队员)于震饰沈处长(魔鹰行动队上司)杨清文饰木村阳仁(日本鬼子大佐)矢野浩二饰北原苍介(日本鬼子中佐)邹娜饰樱奈栗子(日本鬼子少佐)端木崇慧饰古川绫子(日本鬼子少佐)杜旭东饰濮树良(翻译官/汉奸头子)李明饰马吉阔(翻译官/汉奸头子)蔡玉洁饰娜美(日军女特工)王欣饰千穗(日军女特工)王翔饰松山(日军特工)
0.5万字2年前
历史的声音 连载中
历史的声音
斐斐乐
简介:从不一样的角度来了解与众不同的中国史。
1.5万字2年前
刘二寡妇 连载中
刘二寡妇
Liquor_0211111997760
简介:刘二寡妇年轻丧夫,独自养活一个闺女,被人造谣,杀了人,却被人传道是狐狸精修成人形,吸人精血,为自保装做浪荡女子,后被人追求,为了闺女,与他结婚,婚后却并不幸福,女儿长大后也嫌弃她浪荡,不知廉耻,后因丈夫鬼混,染上了性病死去,女儿也因为爱上渣男,怀孕被抛弃,后又难产死去
0.1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