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古代篇
超小超大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后人由此延伸出成语“围魏救赵”。

成语典故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两得。魏王从之,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是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军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十三年后,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成语寓意

孙膑就是看准了魏国内部空虚,才想出了对魏国趁虚而入的方法,从而达到了救赵国的目的。因此避实就虚,击中要害,才是解围的好方法。就像生活中,有时候遇到困难正面迎击得不到解决,逆向思维,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反而更有效。当然这要做到知己知彼,看到事情有隙可乘,才不会坐失良机。作为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就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比喻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运用示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十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成语启示

"围魏救赵"体现了《孙子兵法》中"避实就虚"的战略思想,而这一原则在今天的许多领域同样适用。当我们遇到强大的对手时,不要直接与其进行正面的交锋,而应避其锋芒,从侧面攻击对手比较薄弱的要害部位,这样就可以分散、瓦解对手的力量,从而在竞争中轻松取胜。

中国历史古代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连载中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00851463557
简介:讲述了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倔强的少年,在革命的浪潮中,保尔渐渐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战争中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忍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在这次过程中,他也曾动摇过,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战胜了自己,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2.9万字2年前
少年特战队的番外(会客串特种兵学校) 连载中
少年特战队的番外(会客串特种兵学校)
张关嗑学家
简介:又挖新坑了可能会弃文全看你们催不催更了就这样哈
1.9万字2年前
流云大帝 连载中
流云大帝
蓑羽鹤先生
简介:浩瀚星空,战舰纵横,激光如雨,不时有战舰被击毁,到处充满着毁灭烈焰,而自己正置身其中。啊……………诸葛流云从梦中惊醒。我是谁?????我来自何方?????
7.5万字2年前
末明劫 连载中
末明劫
之润
简介:崇祯末年,匪患四起,民不聊生,李闯王顺势攻入北京,崇祯绝望自缢于煤山,未曾想永乐帝早已布下暗棋仙路“偷天换日”、“死里逃生”,重新书写更辉煌的……
3.7万字2年前
大唐最强管家 连载中
大唐最强管家
晨司暮鼓
简介:【架空历史,有真实历史人物名字,但请勿和真实历史比较,谢谢】我胸无大志,但心怀正义之心。我腹无点墨,但眼中有城府万千。我手无缚鸡之力,但气势可吞山河。我虽一无所有,但心中曼舞轻歌。求花花,收藏【流年似水寻远方,栩栩如生念安浅】
6.1万字2年前
曹植:烟花诗人 连载中
曹植:烟花诗人
无珠
简介: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魏文帝曹丕之弟。中国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音乐家。
0.1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