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瑰意的这计直球让皇帝愣了一会,也算是解了皇帝一个燃眉之急。
蒙古来人是有想求娶公主的打算,风声也已放出,让那些太妃和后妃们心里也是焦急不敢声张,生怕惹了眼把自己闺女搭进去。
皇帝和瑰意也不是说没感情。
毕竟也是算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妹妹,关系很是融洽,是在圆明园时孤寂的日子里为数不多的安慰。
但和自己帝王业比起来,这点感情又好像有那么一些微不足道起来。
瑰意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亲妹妹,还这么贴心的为他着想不想他为难,反正两者间也没有利益冲突,又能彰显一下自己为人兄长厚待姊妹,赐婚的圣旨下来。
好在皇帝大概也很满意的瑰意的选择和识趣,又是登基以来第一回正儿八经的嫁公主,该操办的礼节不说繁琐重视,就连待遇也是先帝时亲生公主下嫁也是不能比拟。
瑰意成了和硕敬敏公主于年后走礼完毕下嫁蒙古。
蒙古的蒙旗制度复杂的有些让安陵容发蒙,但唯一知道的是,额驸是什么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扎萨克郡王的次子,虽然比不上大名鼎鼎的科尔沁黄金家族来的叫人如雷贯耳,但是喀喇沁旗的乌梁海氏也算是蒙古历史中一个古老悠远的氏族了。
不提瑰意,其实她还有一位前辈下嫁于喀喇沁,那就是康熙的第五女,序齿为三公主的和硕端静公主,婚后听说夫妻俩感情不错琴瑟和鸣的样子,可惜天不遂人愿,三十多岁就得病没了,死了没多久额驸就犯事给革职查办监禁起来了。
安陵容啧啧着看命人给找来的关系图谱,那一长串的蒙古名普看的那叫她一个头眼昏花,眼花缭乱,关系那叫一个错综复杂。
除了知道名号的和硕端静公主往上或往下的,还有一些皇室的宗亲王爷的姊妹女儿什么也嫁了过去,照着这个关系,有的明明是一个辈分却成了婶侄和姑祖或者因为相互联姻互相成了对方的女婿,侄子,老丈人。
.......
安陵容吞吞口水,索性直接丢到一旁,自从知道其实喀喇沁旗因着靠近东北一系,又有汉人各方民族混居,朝廷下管设置各城池,城里也是在康熙年间就修建好了郡王府邸,也不是一定就得住蒙古包整天风吹日晒生活不好,安陵容也是彻彻底底的舒了一口气。
听着有懂行的给她介绍喀喇沁旗的位置,安陵容砸吧了下嘴,好像,其实,也不是很远。
中间就隔了一个热河在走上一段就到了,换算一下成现代的位置,大概是在今日的辽宁到赤峰那一带。
趁着还没嫁人,安陵容可是稀罕了瑰意一阵,可看着瑰意一脸老神在在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模样,安陵容这才杂嘛过味儿来。
合着这小妮子其实知道这次下嫁抚蒙什么都就是惊虚一场???
然后又回想了一下那日瑰意安慰她的话,还真是她的肺腑之言真情实感了?
这桩婚事其实从头到脚的都是这小妮子算计着来的。
其实想想也对,这来的只是和朝廷关系亲近且地缘富庶的,可是大多数的人皆以刻板印象的以为蒙古那化外之地还是靠着驻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是这是他们的立身根本,其实九成九的那些蒙古牧民们还是靠着传统的游牧方式来过活。
可是只要一想想,这入关都多少年了,这人啊一有了钱那就是享受,更何况还是统治阶级,更得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那城里不必风吹日晒的荒芜草原来的强?
这天高皇帝远的,嫁去了估计比带在这四九城里约束着指不定多自在。
安陵容说这下嫁一事是瑰意算计着来其实也没说错,喀喇沁不过是蒙古四十九部里的其中一个旗,还真用不着大张旗鼓的下嫁皇帝嫡亲公主过去,除了康熙年间的端静公主,细看下大多都是以宗室女为主。
瑰意这是趁着后宫有女的之中人心惶惶之际在皇帝还没下定决心之前提前主动出击了,顺带还卖了皇帝一个好,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抚蒙的公主不好做啊。
这喀喇沁旗的杜凌郡王其实只要再缓缓,嫁去的估计就是从宗亲里挑出来的一位格格。
瑰意的考虑的其实也对,有看着还顺眼的选择赶紧定下,看皇帝那大有一展抱负的模样,单她知道与朝廷关系不太融洽不好管理的外藩蒙古部落就有不少,远不说风沙还大,再往下走走都快到沙俄了,只要想想嫁到和那些毛子比邻而居和下嫁到还不算太远的喀喇沁,怎么想都是赚的。
她就拿捏准了皇帝登基时日还浅,那些宗亲铁帽子王们虽然不管事但是威望还在,他作为皇帝也需要带头表率下嫁一位皇室公主给人看看,然后就对以后宗亲格格抚蒙就还开口了。
然后瑰意就瞅准了时机挑了这个节骨眼主动开口。
皇帝也顺势答应。
瑰意其实还有一个考量便是,她和琦行同岁,她嫁人之后琦行估计也快了,但她主动提出下嫁抚蒙后,皇帝肯定不会在急着嫁下一位公主,尤其知道安陵容膝下只有两位公主,已经抚蒙了一个,不论如何,皇帝还是要些脸面的,起码还会缓一缓,毕竟现在皇家的公主不稀缺。
琦行之后还有佩和和胧月,再加上几位早就属意的宗亲格格和皇帝自己的女儿。
她下嫁之后,不伦皇帝看在谁的面子上,那安陵容的以后便也有了保障,她也会努力在喀喇沁站稳脚跟,为额娘和姐妹做一个坚实的倚靠。
也不知道前两年给宫外安家舅舅递的口信和计划成没成功!
哎~
(综影视)咸鱼日常吃瓜看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