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开始慢慢的朝着皇后的景仁宫开始动起了手。
皇后精通医理,那些有些粗糙的手段一下子就被她认出。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
那些娘娘们在这后宫中浸染多年好端端的活到现在,一身保命得用的手段多着呢。
皇后能防的了一时还能防的了一世了?
皇帝已然表明了态度,彻彻底底的厌弃了皇后并不想在听到她任何的消息动态,身边的心腹死的死伤的伤,属于那拉氏的人脉给大换血了一波。
皇后彻底的孤立无援了。
只留几个负责看顾打扫卫生来回送餐的特定人员,而属于皇后的尊荣从此与她无关!
那些想弄死皇后的人不在少数,哪怕没有任何仇怨,还是有些脑子不清楚但是心比天高看不清现实的人对于皇后的宝座展现出了垂涎的姿态。
皇后死了,那她是不是就有机会了?
皇后逐渐的开始力不从心,身体迅速的垮塌下来,有意无意的中了几次招,一边心累的要提防着那些突如其来的暗害,还要一边伤心缅怀于过去和对皇帝不得不的爱恋深恨。
身心俱疲下一下就病倒了。
皇后今儿也是五十多的人了,种种打击,人瞬间苍老了不少。
皇帝依然没有问候半句关于皇后的情况。
可真真是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真实写照。
就连甄嬛也在幕后慢慢的放纵着推进着皇后的死亡。
求医问药?
不好意思,甄嬛中毒落下了病根,身边离不得得用的太医。
在有心放纵下,皇后忧郁成疾头风发作身体衰败不见好转这个消息瞬间传的广为人知,太医也是没了办法。
没过半月,景仁宫里就传来皇后薨逝的消息。
没人惊讶,也没人惋惜,因为都做好了皇后会死的心里准备,因为皇后不好的消息,已经早早地铺垫了好久!
皇帝听到皇后薨逝的消息,面上满是不耐,无他,皇后死的不是时候。
准噶尔的可汗将不日来觐见,最近准噶尔又开始有些出蠢蠢欲动的不老实起来。
又快到秋冬季了,漠北草原又要到了草枯叶黄的地步,那些重要的牲口要没了吃食嚼用,他们也不善耕种播种的,一到这时候,那些漠北人民生存要艰难起来,身边不远处有个粮食充裕地方宽广,水草丰美的邻里,这让那些习惯了以骑射夺掠赶马牵牛的准噶尔怎么不眼馋。
也多亏了朝瑰公主嫁去多年,积极改善其部的生活条件和开展多方收益来源赢得尊重,以此维护了两方许久的安稳,因着有朝瑰公主这一层关系,才没有像前朝一般矛盾加大,还真没到要靠着抢夺来活下去。
可惜他们这个准格尔摩格可汗是个有想法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冒死来到中原游历摸底探查,还被山中毒蛇咬伤被果郡王这个大冤种救下。
现在准噶尔和朝廷间关系有些暧昧复杂。
摩格可汗是个有野心的家伙,皇帝自然不会掉以轻心来轻松应付,这关乎两方之间的颜面问题!
你说好巧不巧,皇后就在这个时候死了。
皇帝心中烦扰,一点都不想给皇后办个隆重的葬礼,他当初成说过,皇后就是皇后万年不变,他一点都不想自己死后的陵寝中身旁伴着的是这个女人。
可惜,皇帝注定是要失望了!
他想这么办,前朝的那些大臣宗亲就是第一个不同意,搬出了祖宗章法来劝诫皇帝不要任性。
尤其以那些文臣最是激动。
皇帝也不想弄得满朝生怨离了那些文臣的心,他也不能直说皇后干的那些糟心事。
捏了鼻子算是认栽,借口准噶尔可汗不日来朝,皇后的丧礼那便一切从简,只派了几个阿哥皇子和老王爷福晋们按例去灵前哭了两天,然后专心操办准噶尔来朝一事,而他嘛,就是身体不好要静养不能伤心动怒,干脆搬了圆明园戒斋去了,这个理由可太是充分到让人无以言表。
皇后的葬礼潦草的简直不能再潦草,皇帝还美名其约节俭,相比起原来的敦肃皇贵妃的丧礼典仪,压根就没眼看了!
本来皇帝都准备来个死生不复相见的,可谁知这第一道门槛就败在了礼法之上,毕竟在那些不知内情的外人看来,皇后真的没犯什么重大过错,只一条不曾生育诞下皇嗣,但人家曾经在王府时也有过孩子的,只不过没养住,然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法统正理还是在她身上,单这一条,就够那些大臣们说上一通。
对于皇后的死和死后的名分问题,安陵容也没有过多关注,死都死了,不过一个虚名,皇后可怜可恨,她和皇帝还有纯元皇后还是一快锁死吧!
等皇帝驾崩之后,三个人也别牵连上旁人了,到底地下去相爱相杀去吧!
皇帝也不想在皇后这个问题上再有过多关注和多费些许口舌,直接略过,专注于准噶尔来使。
过了皇后丧期不久,准噶尔的摩格可汗这才赶到。
(综影视)咸鱼日常吃瓜看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