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何尝不想,可是臣妾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皇后流着眼泪,一字一句的说着自己的不忍心,可是又怎么样,舍不得弄死皇帝,就忍得还其他人?
皇帝冷眼看着皇后哭诉,哭诉着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皇帝都是因为她爱他。
这种爱,皇帝自问真的消受不起。
皇后的罪责,能是因为一句我所作的都是因为你都是因为我爱你而免于责罚吗?
闹呢?
皇帝虽然于女色一脉上或许有些许“小糊涂”,可在这种大是大非上还是拎的轻的。
皇后的作为已经明显的触及到了皇帝的底线,再留着皇后真的说不过去了,首先他心里的那一关就过不去!
一想到皇后这种人还继续的当着他的皇后,死了还要和他与纯元同葬一个陵寝,虽说纯元当初进府和手段心机没那么单纯,但比起宜修这个皇后,还是显得那么单纯清白!
(有可能是纯元皇后死的早,时间的催化美颜的滤镜让人不自觉的往好了去想,诸多的不寻常也会努力的会找寻合适的借口去帮着美化!)
废后,一定要废后!
这面子不要也罢。
皇帝下了废后的决心,皇后却是气定神闲,皇上这次废后怕是要失望了。
皇后不怕死,有太后的遗诏在,她还是皇后,死了依然被葬在皇陵伴在皇上棺椁左右,她要永生永世的缠着他!!!
若非有太后这个杀手锏和后手,皇后说不得还会惊慌一阵为自己在找借口开脱。
一个孝字大过天啊!
写了一半,擎等着这一个时候的竹息姑姑拿着太后遗诏突然现身。
皇后的为人和手段,太后也都看在眼里,知道以皇后的心胸必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就此收手,对于在深宫摸爬滚打一路走到太后的尊位的太后来说,看的听的见闻太多,报应不爽,天理昭彰因果循环有,但祸害遗千年坏事做尽却安享半生的恶人也有。
但看皇后那做事不留有余地的路数,太后也是做了皇后会坏事的准备,将一切都准备好,为了那拉氏,临死前都为了这事做尽了打算。
皇帝那边废后的旨意还没下,永寿宫留守的竹息姑姑拿着太后的遗诏立马杀到了养心殿来。
皇帝还能怎么办,太后的话得听啊,哪怕死了也是亲妈说的。
烦躁的转着手中的数珠,只能将写了一半的废后旨意收起,改成皇后禁足闭宫,收缴宫权和册封皇后的凤印金册,以庶人礼遇待之。
皇后名义上依旧还是皇后,但真的成了名存实亡。
皇帝对外宣称,想到已逝太后的遗诏嘱托,那拉氏的名誉不容有毁,所以皇后干的那些好事皇帝也没扳召布宣。
安陵容知道后有些错愕,皇后都这样了,皇帝竟然还没把人废了。
但一想到是太后留下的遗诏保了皇后一条命和皇后的尊位,心肝儿便是一颤,这有靠山就是好啊!
然后就是一阵牙疼,皇后还是皇后,那她要是继续活着,等弘历一登基那不还是太后吗?
要按照那些文人大臣的意思,这皇后乃是嫡母的圣母皇太后,依照孝行来看,那不还是得继续奉养后宫听之任之吗?
这算什么!
做的这些难不成都白做了?
不行,为了以后头顶上没有这么难缠又恶毒的上司,享晚年生活的安稳,这皇后一定要死!
既然皇帝不动手,皇后幽闭,得个病暴毙什么的皇帝不会再去多纠结侦查吧!
八两六:其实看甄嬛传就有一个疑问,那个皇后的生子秘方是哪里来的?那她又是怎么知道那个生子秘方对人的损害和后遗症是极大的,联想到皇后生完弘晖后在没有过生育和留下了严重的产后风,动不动就阴天下雨头风发作的厉害,再结合之前皇帝还是王爷时新婚不久就跟她许诺只要生下长子就立她为嫡福晋,想到古人结婚都早,那么当时还是侧福晋的皇后肯定是当真了,光想着赶紧生下孩子转正便服用了这个所谓的生子秘方,身子骨还没长成的皇后急于生产,用了那个所谓的生子秘方从而导致身体损害严重和孩子先天不足,三岁便得病夭折,自此以后除了她第一个孩子弘晖,就再也没生下过任何孩子,可能就在最初,那个生子药方就被皇后身体力行的试验过了,要不然甄嬛传里皇后给安陵容的那个生子药方为什么自己不用,说明她先前可能已经用过一次了,再用一次,说不定孩子生不下来不说自己的小命还得玩完,皇后后来慢慢的研习药理,又那么自私利己的人是不会在拿着自己的身体去冒险。
(综影视)咸鱼日常吃瓜看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