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安静了一阵,结果那敦亲王又想不开的想谋反!
宜修一个大无语。
胤禛这个皇帝都当了三四年了,屁股都快和龙椅扎根了,满朝上下君臣一心。
哦,除了一个年羹尧和他。
有什么想不开的想去谋反?
好好地当他的闲散王爷不好?
非得冒着天大的风险撇下妻儿老小拿着全家人的性命和自由开玩笑。
她想不明白但是大受震撼。
还有年羹尧你跟着瞎掺和什么,敦亲王是人皇帝兄弟,坏了事也不可能杀他,顶多夺爵幽禁,你一个非亲非故的这不是自找死路是什么!
真当胤禛是吃素的不成,早八百年的小心眼的防备着你们呢!
宜修知道这一仗他们必输无疑,派暗哨盯紧了外面的消息,一有动静她就紧闭宫门,安静的等援军来解救。
也不知道胤禛和甄嬛在演什么,还非得虚情假意的来一场戏,寻了个错把她贬到荒无人烟的破旧不堪的蓬莱洲。
嗯,这有什么用呢?
就当假设好了,敦亲王和年羹尧真的成功了,这前任皇帝的女人能有什么好下场。
尤其是甄嬛,你可是年羹尧亲妹妹在世时最大的死对头,以年羹尧爱妹妹的心,你躲的再远,哪怕天涯海角,信不信他还是会把你捉过来给他妹妹出气!
还别说只是一个圆明园里被荒废的一个蓬莱洲,京城都还没出呢!
有那邀功媚上的信不信还不用年羹尧想起来,有心人肯定第一个把你捉拿起来呈上去邀功讨赏。
到时候别说你了,甄家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
宜修当时被胤禛旁敲侧击了一番要不要出去躲躲。
宜修听后赶紧向胤禛表了一番衷心,生同裘死同穴,她和他是夫妻,本就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二十多载夫妻之情早已超脱所有情谊,若是他有一个什么不测她也绝不独活!
不管怎样,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忠君忠君还他妈是忠君!
好家伙,别说旁人听后怎样,说的宜修自己都感动的不能自拔!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就得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胤禛在哪一边听得眼里也闪着泪花。
赶紧把跪在地上信誓旦旦要和他死守京城的宜修扶起来。
“得妻如此,此乃胤禛之幸也!”
胤禛心里感动宜修的选择,真不愧是能和他并肩作战的妻子。
看着宜修,心里又想到了和他商量演戏,自己一个人躲出去的甄嬛,心里就是冷哼一声。
人和人就怕对比,这不,差距一下显现出来了。
看吧,感动的胤禛这老小子都不称朕了!
宜修拿着帕子假意擦拭泪珠。
都是哪里话,这京城里在安全的地方能有皇帝身边安全吗?
大内侍卫,御前行走带刀侍卫,担她知道的明面上就有不少。
更何况皇帝手下亲卫的侍卫亲军和宫里的禁军,前锋营、善扑营、火器营等就是不少人,并且都是骁勇善战之辈,这还都是明面上的,谁知道暗地里就没个什么暗卫安插在四周。
傻了才巴巴的独自一个跑到偏僻地方就这么几个看守的侍卫,整天惶恐的生怕一个叛军就杀过来。
胤禛能问出这话,可见他是对这场叛乱胸有成竹,该吃吃该喝喝,只要扎好自己家篱笆,安心的等到战乱喧嚣熄灭即可。
不只是她,宜修还写信给弘晖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个明白,让他到时候不管怎么样死守在胤禛身边就行,做足了大孝子的样子。
相比于在紧锁大门的端亲王府里待着,还不如找个更安全的地方刷好感,风险和机遇并存,尤其是机会大于风险的时候,傻了才不赶紧抓住机会。
年羹尧到底顾念胤禛是他妹夫,也念及年纪尚小的五公主,加上华妃去世时胤禛表现,年羹尧临时反悔了,和敦亲王虽狼狈为奸,可到最后还是没能迈出那一步。
到叛乱发生时,只有敦亲王一个人的队伍打进宫里。
不出意外,敦亲王的队伍是团灭了。
宜修听着宫门外厮杀叫喊的声音不断,直到胤禛早就准备好的军队来了个瓮中捉鳖,敦亲王这才不情不愿的战败投降。
听到宫门外没了声音,宜修也没有贸然打开宫门,直到弘晖奉旨前来宣判,她这才松了口气。
拉着弘晖就是来回查探,说不担心是假的,跟在胤禛身边在安全,可还是怕有个万一。
看弘晖那一副轻松地表情,宜修就知道,这一次,妥了!
(综影视)咸鱼日常吃瓜看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