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
永和宫德嫔有孕,康熙大喜,晋位为德妃。
康熙还一直觉得德馨自从生育了胤禛后,就不会有孕了……没想到,都八年了,德馨居然又有喜信了!
这可把康熙好一顿惊喜。
算算排行……若这胎是个阿哥,就是排行十三了。
提提:因为作者可以说是个雍正迷,所以相对的,很不喜欢雍正帝的那个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祯,还是十三怡亲王胤祥好啊。
冷酷阿哥胤禛带着小太监苏培盛从阿哥所来到永和宫请安。
说起来,四阿哥胤禛真是个从小就对读书写字充满热情的小孩儿了。
别的小孩儿这个年纪可能还喜欢玩儿呢,胤禛就喜欢让额娘德馨捧着书教他写字读书。他喜欢听历史故事,写字也喜欢追求完美……唉,也不知道像了谁?
胤禛:“儿子给额娘请安。”
皓德天君慈正:(满脸笑意)不必多礼,快起来。
皓德天君慈正:上书房先生教导的可还能跟上?
胤禛认真的点点头,“儿子能跟上的。”
皓德天君慈正:晚上也莫要加班学习太晚,你还小,还要注意身体才是。莫要让额娘担心啊。
胤禛:“是,儿子知道的。”
胤禛又与德馨说了好一会儿,然后又看向德馨的肚子,眼神似乎有些担忧,“额娘……你,儿子听宫人说,额娘有孕了,额娘身体可好?”
皓德天君慈正:额娘都好,不用担心……
又说了会儿话,胤禛带着小太监回了阿哥所。
康熙二十五年十月一日,永和宫德妃生下康熙十三阿哥,康熙赐名胤祥。
胤祥越来越大后,可以说就是个哥哥的跟屁虫。整日四哥长四哥短的……完全一胤禛的小迷弟。
让其他皇子好一顿羡慕胤禛有这么个同母兄弟。
*
时光飞逝……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康熙越发不满太子胤礽。
巡幸途中,刚满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虑,太子却无动于衷。
康熙一方面疼爱年幼的老来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到行宫看到父皇病容,丝毫没有忧愁的样子,康熙认为这个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让他先回北京。
当时只有16岁的胤礽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父皇的不满,但是康熙认为这说明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后来康熙在废太子时说已包容了20年,就是把这件事作为起点的,可见此事给康熙留下多么深的印象。
康熙气愤地责备太子:作为嫡长子,毫无做兄长的样子。但是皇太子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还忿然发怒,蛮横地与父皇顶嘴。
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这件事也刺激他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
就这么太子胤礽被废。
这也正式表明诸皇子争夺储君之位明面化!
康熙废了太子后,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康熙心寒不已。
不知如何,竟然又梦到了那个几乎已经忘记的梦:神魔世界中,皓德天君为了天族祭出元神牺牲……
康熙头疼深思,如何又梦到了那个梦呢?
难道世界上真的有神鬼不成?
永和宫德妃与胤禛母子……
康熙从此更加关注那个存在感不高的儿子,胤禛。这一关注不要紧,越发觉得胤禛这个儿子比其他儿子强出好多!
其他皇子争夺父皇宠爱,各种小动作的时候,胤禛在踏踏实实做父皇分配的差事。
其他皇子结党营私,勾结大臣等……胤禛在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做实事!
今天爆出这个皇子为了拉拢人心排除异己殃及百姓时,胤禛在照常做父皇命令的追缴银子,甚至为此得罪了好多臣子……还有了诨号:冷面王。
康熙越看越满意,越看越觉得这个儿子很不错。如今,他已经老了,不如年轻时候,帝国那么大,怎么放心交给那些不知民心、无仁爱之心的儿子们?
还有,他老了,难免不像年轻时那样,看到贪污腐败者就恨不得砍头……他如今心理上是保想要个好听的名声。这么就要求不能再动辄喊打喊杀了……
于是这就也要求,未来皇帝面对的很有可能是个不怎么样的朝廷!甚至要求下一任皇帝至少十年都得要处理康熙朝晚期的烂摊子!
这可不是件轻松活。
康熙四十八年封四阿哥胤禛为和硕雍亲王,封十三阿哥为怡贝勒。
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立四阿哥雍亲王为太子,并禅让!他要当太上皇了!
不提其他皇子多么大惊失色!其他朝臣多么惊讶……不敢置信……反正康熙十分雷厉风行的带着一众年轻小嫔妃去畅春园养老去了。
好吧……老了,还不忘要年轻小嫔妃陪着呢!
*
胤禛登基为新皇,改年号为雍正。
胤禛是个孝顺的,尊生母德妃为母后皇太后,搬去慈宁宫养老。
之后,就是很是意想不到的,胤禛封了从大阿哥到十四阿哥,几乎各个亲王。
大阿哥被新皇恩准不再被圈禁,去往了兵部。同时十阿哥也是去了兵部。
二阿哥废太子为理亲王,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三阿哥,做了文学方面的工作,修书啦、编书啦……反正挺高兴的。
五阿哥做的是处理与蒙古方面的交流工作。
七阿哥去了吏部。
八阿哥胤禩处理内务府。
九阿哥去了户部。毕竟九阿哥爱财爱挣钱嘛!那么就去守大清国库的银子吧。
十二去了工部。
十三也是帮助老哥处理各种政事,忙的脚不沾地……
十四是个好武的,去了西北驻守。
其他皇子或是跟随前面的哥哥学习办差,或是继续在上书房上课。
*
胤禛做了皇帝,勤政程度可以说是清朝最勤奋的皇帝了。即便在历史上的皇帝里可能都名列前茅的存在。
没办法,九龙夺嫡,消耗太大了……
不知康熙几年开始,官场贪污腐败简直成了风气!
胤禛还真的用了好几年才改变了这些现状。
胤禛登基十年后,老爷子康熙崩……谥号圣祖仁皇帝。
这不算令人多么打击的事情,令人打击的是,第二年,一直笑呵呵的太后居然也“追随”圣祖皇帝而去了。
胤禛胤祥兄弟大哭!
谥号孝恭仁皇后。
雍正二十三年,一代勤勉帝王驾崩!
庙号世宗。
快穿之我是小配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