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行止是有野心,但他的野心不在皇位,而是在大梁。
他的父皇,天启的皇帝陛下,有经世之才,初登皇位便大举练兵推行新政,富国强兵,扩张版图,一举拿下三国,最后只差一个大梁,便可一统天下。
但当时,天启百姓经历连年打仗,家中适龄男子都征去当兵,一家家老弱妇孺,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因为连年征战,国库也实不充盈,将士们军需多有不足。
大梁兵力充足,但天启国个个精兵,皆能以一当十,若是天启帝非要以征战数年后的残将来对抗,未必不能与之打个平手。
但彼时天启国已经元气大伤,百姓苦不堪言,天启帝不忍百姓如此受苦,大梁军又此时递下战书, 天启皇帝率领二十七万大军在大梁边境守了数十日,大梁皇帝多次派兵前来交涉,最后天启帝还是答应了和谈,向大梁俯首称臣,每年进贡。
百里行止知道,不能一举攻下大梁是父皇半生的遗憾,后来数年后,兵力恢复,他又有了向大梁开战的想法,可此时,他微服出访民间,问询百姓的愿望,百姓个个安居乐业了许久,却已是不想再起战火。
身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自然要顾虑百姓的看法,且朝中大臣也有半数以上不支持再次开战,如此,天启帝一统天下的愿望便搁浅了下来。
百里行止当初迫于无奈去了大梁,借以选妃的名义,一待就是三年,自然不会是像世人以为的那样,整日里吟诗弄月。
在他看来,大梁皇室外戚干政,皇帝不作为,早已失了民心。
大梁皇帝膝下只有一女,还是出自高氏,可以说,整个大梁,实权早已全部掌握在高氏手中,大梁皇帝,唯一个空壳子而已。
高氏外戚,干涉朝政,名不正言不顺,被天下人唾骂,高氏旁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威作福,民心尽失,百姓怨声载道。
失民心者失天下,大梁现在的做法无疑是慢性自杀,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而他要做的,就是推波助澜,加快进度。
民心溃散之际,天启兵压城下,届时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拿下大梁。
届时天启便可一统天下,而皇位,迟早是百里景洪的,这便算作是他送的登基贺礼,一份礼送两个人,可真省心。
青石撑着脸,看他,问道:“殿下可是已有打算?”
百里行止笑了声,这次,高氏,大梁,是自取灭亡。
百里行止自屉子里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精致盒子,盒身一条条游龙雕刻在其上,已经宣示了此物的不凡。里三层外三层打开来,里面赫然是一方玉玺。
大梁的玉玺,独一份的玉玺,象征着大梁国无上权力的玉玺。
就这样轻易的落到了敌国皇子的手中。
而可笑的是,大梁皇帝,怕是还不知道玉玺已失,因为玉玺,本不在皇帝手中,而是在高氏手里。
玉玺丢失的事情,只有高氏知道。
百里行止夺了玉玺,也受了伤,那是他同顾宁相识的开端。
许你一世免流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