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贾翼附着在贾诩身上,头几个月,可以说是在家里的闲散惬意的日子。
只是从拜访了李儒之后,就正式和这个乱世接轨了。
自与李儒谈话,又过了三天,军中差人来信,说军师已然安排好,让我和董卓见面。
张济更是亲自来邀请我。
张济:“你小子,去和将军见面,可得注意自己的言辞啊。”
我:“你放心,我贾文和的情商,别人不了解,你大胡子还不了解吗。”
张济:“嘿嘿嘿,那倒是。等去了军中,我请求大人把你安排到我这,也好让你清闲些。”
我:“可别可别。”
我不住摆手。
张济:“为何?你可是看不起我张大胡子?”
我:“那倒不是。”
我笑道
我:“你张大胡子名声赫赫,我贾诩就是一介草民,哪里敢看不起你。”
张济:“那是为何?”
我:“你要知道,军营之中最忌讳结党营私,你我同乡,又如此要好,若是到你这来,难免有人传闲话。”
张济:“老子可不怕。”
果然,女眷不在身边的时候,他的脏话就暴露了出来。
我:“这是为了你我好,以后要是有闲话,你的军旅之路难免受挫。那可不是怕不怕的问题。”
张济:“董大人不会见怪的吧。”
我:“董将军就算不管,可李儒大人呢,他可是大人的心腹智囊,眼光可要长远得多。”
张济:“……好吧好吧,你们这些文人,老子看不懂。”
张济挺着大肚子,哼哼了一句。
我:“嘿嘿嘿,我俩兵分两路,以后前途还要宽广得多,你说呢?”
张济:“那倒也是。”
其实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张济手下,就算混的再好,那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参谋。而且他又是个大粗人,意见相左的时候,难免争吵起来,有失同乡和气。
而且所谓水涨船高,我若是被董卓直接任命,再加上李儒提携,那出头之日可就不远了。
只是要侍奉董卓为主公,难免还是有些不快的。
其实听从一开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只是无法为外人道哉,只得和柳瑶诉说。
柳瑶:“这出仕军旅,本是好事啊。”
我:“好是好,只是……”
柳瑶:“只是因为你的主公是董卓,是吗?”
我:“对。”
柳瑶:“你不是说,你对他有所改观吗。”
我看着她
我:“话是没错,可就算有所改观……”
我:“也无法改变他是国贼的事实。”
我一想到他控制皇帝,胁迫百官,又在后宫肆意妄为的举动,就觉得十分厌恶。
柳瑶:“你呀,总是替古人担忧。”
柳瑶拉过我的手
柳瑶:“你现在是贾诩的身份,自然要做贾诩该做的事啊。”
我:“这窃国之贼,让我意难平息啊……”
柳瑶:“那你觉得李儒怎么样?”
我:“这倒是个智者,可惜投错主公。”
柳瑶:“你看,你这不是双标嘛。”
柳瑶用食指轻轻点着我的鼻尖,戏谑着。
我:“此话何意?”
柳瑶:“那董卓干了不少坏事,他是国贼,那李儒献出火烧洛阳之策,他就是让你佩服的智者?”
我:“这……”
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柳瑶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董卓虽然暴虐但无法掩饰他的豪爽,李儒阴毒却也不失为才通天地。
只是我对董卓第一印象就不好,难免心里成见要大得多。李儒也许是和贾诩实在太像,我对他难免更多的是夸赞之词。
我:“瑶儿,你说得对。”
柳瑶:“你可别口服心不服啊。”
柳瑶冲我吐吐舌头。
我嘿嘿一笑
我:“毕竟,贾文和也献计乱长安嘛,著名评历史学家裴松之就对贾诩看法不高,可依旧无法否定贾诩的才能。”
裴松之是南宋人,曾经为《三国志》做注。
陈寿的《三国志》里,把荀彧荀攸和贾诩一起放在一个列传里,裴松之认为不妥。
荀攸大智如愚,且德行操守十分端正规矩,不像贾诩,做出武乱西京之事。
虽说有这个评价,但贾诩依旧活得很好,七十七岁寿终正寝,这样的结局,可是多少人羡慕的。
贾诩也许本身就有别人达不到的那种高度。
也是柳瑶这番话,才让我最终坚定了去见董卓的想法。
我:“多谢夫人。”
柳瑶:“夫君客气。”
拜别柳瑶,沐浴了一番,让阿贵替我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又上大堂,和贾龚禀明情况,这才跟着张济,又去了军中。
这是第二次去董卓军帐,但才是第一次好好观赏军营构造。
第一次见李儒的时候,尽顾着埋头走路了。
这一次,可是好好观看了一番。
走过的几个将军营房大都猜得出姓名,刚进军旅,就看到张字大旗——自然是张济的军营了。
走了几步,又看到樊字大旗,这便是董卓手下将领樊稠。
接着又看到了牛字将旗,那自然是董卓的另一个女婿牛辅了。
再往前走就是李儒的军帐。
正前方便是董卓的中军大帐。
除了李儒的大帐,董卓营帐左右两边还分别有两个营帐。
左边旌旗上写着“李”“郭”二字,分明是董卓手下大名鼎鼎的李傕郭汜。
右边大旗则写着“华”“徐”两字,显然是《三国演义》里,被关羽斩杀的华雄和伏击曹操的徐荣了。
没想到董卓虽说粗鲁,但布置的军营却错落有致,排列分明。
想来,也许是李儒给他出的主义吧。
正胡思乱想着,便到了中军大帐之前。
张济和门口的兵丁攀谈了一会,那士兵便进去禀告。
不多时,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儒:“张将军,贾公子,进来吧。”
这显然是李儒在叫我们进去。
我和张济对看了一眼,整理了一下衣冠容貌,进得帐中。
大帐里除却我与大胡子,另外只有两人,一个长得十分瘦弱,一看就是文人模样——正是李儒本人。
另一个站在挂着的一张地图前,背着手正看着。
他是背对着我们的,我自然看不见他的脸庞,不过根据他的肥胖体型以及李儒恭恭敬敬的样子,也不难猜出,他就是董卓。
张济看了我一眼,轻声说
张济:“跟着我叫人。”
接着张济单膝跪地,拱手道
张济:“末将张济,拜见董大人,见过军师。”
看来那人还真是董卓啊,想至此,我也跟着跪地拱手道
我:“布衣贾诩,拜见董大人,见过军师。”
李儒:“好。”
李儒点点头,上前贴在董卓耳边道
李儒:“大人,那便是贾诩贾文和了。”
那人听罢,“哦”了一声,接着侧过脸来看着我。
此人三四十岁上下的年纪,身高有八尺多高,粗胳膊,粗腿,长得肥头大耳的,尤其是脸上一堆横肉,让人一看就觉得心生恐惧。
说实话,也吓了我一跳。
董卓:“你小子就是贾太守的二儿子吧。”
我:“大人,家父正是武威太守。”
我强打起精神,回答道。
董卓点点头
董卓:“倒是一表人才。”
他突然话锋一转
董卓:“只是你得知道,光靠长相那是没用的,咱得有兵,有权,才能号令一方,让别人服气。”
李儒:“大人,此人颇有学识,可堪大用的啊。”
董卓:“有学识?那还不错。”
董卓笑道
董卓:“老子们都是些粗人,可我这粗人还就是喜欢有的文化人,你既然是贾太守的娃儿,又他娘读过书,那老子还是很满意的。”
虽说这些话粗鄙得不堪入耳,那倒也算是在夸我吧。
我:“……多谢董大人夸奖。”
董卓:“对了,军师啊,此人才学比你如何?”
李儒看了我一眼,笑道
李儒:“此人虽然还未有什么功绩,但李某自认是不会看错这人的,此人胸怀韬略,日后前途无量,李儒和他比起来……半斤八两吧。”
董卓:“哦?”
董卓倒是一愣
董卓:“这小子居然能得你这么重视?那肯定错不了。”、
董卓点点头,脸上的赘肉不住颤抖。
董卓:“你看,把他怎么安排合适呢?”
李儒:“在下推荐过,就封他为军前参谋就好。”
董卓:“好,让他归于何处好呢?”
李儒:“牛将军处正正合适。”
董卓:“对,对。”
董卓拍手道
董卓:“安排到女婿那里再好不过了。”
能把我安排到自己亲属那里,也足见董卓对我的重视,也可见李儒说话的分量。
我兀自站在那里,张济赶忙过来拍拍我
张济:“还不谢谢大人”
我:“奥……在下,多谢董大人,多谢军师大人。”
董卓:“贾参谋,起来吧。”
董卓大笑不止。
我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董卓:“你小子。听张济说你和段颎还认识啊?哈哈哈和老子说说。”
我和张济大笑不止,正打算回答,突然帐外飞来一骑
风风火火飞入帐中,“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口中大声叫道
董卓士兵:“报!东都洛阳耳目来报,有要事告知董大人!”
他在洛阳都有自己的眼线,看来董卓还真是不简单……
李儒上前接过信封,拆开来,递给董卓。
董卓:“老子不看,你念就是了。”
李儒遵令,急忙打开信件来看了看。
只是他才看了两眼,两只手却微微抖了一下。
——这显然是什么不得了的事。
董卓:“到底怎么了,快说。”
李儒:“禀告主公……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事情败露,反被……”
董卓:“怎样?”
李儒:“被双双杀害……”
我听闻过后,大吃一惊,接着又有些暗自庆幸。
——毕竟贾龚让我事情再生变数之前赶紧出仕,避免董卓说我投机取巧。
现在是正好赶在事情变化之前把大事定下了。
细细想起来,要不是我媳妇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我还不知道要拖多久呢,还真真是巧之又巧,又实在是悬之又悬啊……
乱世独狼贾文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