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齐国哪里想到这个秦国迅速调转枪头,指向了自己!
齐国此时还沉浸在:我们和秦国是铁打的兄弟,平分天下。
但是当秦国军队到达城下时,他们傻眼了。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秦国的险恶用心:远交近攻!自己只不过是秦国暂时没空来啃。现在五国一灭,就到自己了。
话是这么说,还是要抵抗一下的!
但是吧现在到处都是秦国军队,你怎么挡?齐国天真地把军队集中到了西部,想抵抗下去。
秦国王贲已经偷偷从燕国北部挥师南下了!
齐国这下是真傻眼了。
他没有想到,秦国攻下燕国居然还有这个作用!
那么齐国来不及抽调军队,再加上实力悬殊,自然也逃不过灭亡的命运。
至此,就实现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这一年,值得记住,公元前221年,中国又一次被一个统一的朝代所主宰。
后来呢秦王嬴政觉得自己的功绩胜过了三皇五帝,皇帝中的任意一个字都无法满足自己,所以就称为皇帝。
秦始皇嬴政也就开始了他的宏图霸业:统一度量衡,设置郡县,废除分封,设立三公,实现了历史书上所写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在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先秦时代吧。
天下唯有有德者居之,德不配位,必遭其殃。这么多年,有三皇五帝,汤武之世,五霸七雄在史册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颜色。也有桀纣周幽,祸害天下。
而在这么长时间中,最精彩的就是:春秋战国。
这么多国家,很多曾经强大过,但是最终只有秦国笑到了最后,为什么呢?
大家回顾一下,齐桓公虽然一匡天下,但是宠信三监;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闻名诸侯,却还是死在沙丘。
有这么多人,他们铸就了辉煌,也面临了毁灭。
原因不过以下几点。
1。不重视人才培养和招纳。我一直开玩笑说秦国喜欢挖墙脚,在乱世,谁拥有人才,谁就有天下,自己的人才不断流失,自己却不知反省自己的不足,必将导致灭亡。当然,还有一些国君自毁长城(赵国就是典型,毁了廉颇李牧)
2。苏辙说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很多国家(比如说韩魏)为了太平,向秦国行贿,结果却是国家灭亡。
3。不重视综合国力的差异。就拿燕太子丹来说,不想怎么强大国家,却想刺杀秦王。就算刺杀成功了,大势已定!
4。目光不够长远。比如说这章主角齐国,在诸侯面临危难时不肯出手相救,最终以一国抗天下,最终失败。
乱世已经过去了,但是经验和教训应该被我们大家铭记。
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人与史,都应该是我们的借鉴!
下面就没有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了。
第一部到此完结 (第二部明年夏天高考后开写)
听史诉说——吴溪桐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