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中,二僧对坐,一则眉目清朗,青年俊秀。另一个则面容枯稿,形如死木,即使明知面前就是一个有大法力的佛门强者也安坐如山,不为所动。
即使是法相这般佛门的骄子也不禁有些佩服但这份定性,就非寻常僧人可比,难怪可做这灵隐寺的方丈。
突然一件急促的脚步声从廊外传来,一个小和尚直接推i进来,气喘吁吁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老方丈慢悠悠的道:“广亮,平日的修行都放到哪里去了。 ”
那名为广亮的小和尚终于把气回过来,道:“方丈,来了两个香客。
方丈淡淡道:“灵隐寺哪日没有香客来?”
广亮举起一只手,道: “五……五百两,那香客给了五百两香钱。”
方丈半开半闺的眼晴猛地挣开,直起身子道: 真的? ”
小和尚连忙点头。
方丈拊掌笑道:“妙哉妙哉。”又对广亮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帮我穿衣!”
说着打开拒子,拿出他那身黄段红锦的方丈袍,那张枯稿的佬脸此刻直如枯木逢春一般。
法相即使上清境的修为也有点目瞪口呆的感觉,这时忙拦住问道: “方丈何故如此啊!”
“有香客前来,如何能不亲往相迎?”方丈在百忙之中解释了一句。
“说法呢?”法相面色不予,合着责备的意思。
方丈笑道: “佛法是要谈的,可饭也是要吃的,吃饱了才好谈嘛。就算你我能不吃,这一寺近百僧众却是要吃,这些佛像画壁,哪年不用保养。哎,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方丈语如连珠,俗语一句接着一句,全不似刚才的慢条斯,说完就急急忙忙的赶了出去。
禅房中,法相幽幽叹息, 寂寞啊,寂寞!这佛门中人尚且如此,苍生何时才能够渡尽呢?
过两盏茶的功夫,老方丈才慢慢走回了禅院中。
法相不悦道:”元空长老,我们都是出家人,名利之心怎能如此之重,佛法难道不比香客重要吗?
方丈却笑了,那笑容中少了几分市侩,多了几分持重,双手合什问道: ”大师,佛法何用?”
这个为万人称颂,深明经意的高僧突然问出了这么一句,法相也是一愣,但立刻回答道:“证菩提,渡苍生!”
方丈笑道:“ 大师的佛法都是正菩提,老衲的佛法是要渡苍生。”
“好大的口气!”法相倒抽了口凉气,目光如电的看向眼前的僧人。
那方丈却道:“老衲接任这灵隐寺的方丈时,年方二十,这里也不过才一二十人,天下兵乱,这里破败的不成样子。这数十年来老衲苦心经营,建楼造阁才有如今的气象。”
法相奇怪这和尚怎么突然表起功来了,然而也不曾打断。
方丈继续道:“老衲虽然不比大师有无匹的法力,但老衲也常想,该要如何渡人,直到接任了这灵隐寺的方丈,我才明白,渡尽苍生,并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所以我佛才要化身亿万。这亿万指的就是你我、也是众多普通的僧众,有僧众就要有寺庙,而寺庙的佛堂裕华,佛像愈大,信者愈众。只有这样才能传播我佛的佛法! 并非我佛爱金身,是世人爱金身,不是和尚爱钱财,是世人爱钱财。”
法相合什到:“佛法光明正大,怎能屈就于人?”
方丈笑道:“大师游历四方,能够渡的,也只是一些有慧根的人,或许有一天还可成佛。但芸芸众生,又有几个有慧根的人呢?没有慧根者,难道就不管了吗?我辈只有弯下腰来引导之,就算不能使其觉悟,也能使其向善。”
法相沉吟一番,若有所悟,躬身行礼道: 元空大师之志,愚僧不及也。”
他自幼拜入天音寺修习佛法,一直走的是“山中无岁月”的清修路线,天音寺纵然是号称佛门正统,渡人也是可渡则渡,不可渡则不渡,而他法相,恰好就属于有慧根的那一个。之前见了元空长老这寻常和尚,心中就有些自高之意,又见他贪财之色,更是心中鄙夷。而今方知自己为“小乘”,对方才是 “大乘”。终于明白为何元空见了自己的手段而不惊,原来对方也就足以自傲的道。
佛教成于外邦,展却在中土,其中最没落的时候,门下弟子更是备受打击,而其中一个最大的转折点就是大乘佛法的产生,比起之前讲究自我觉悟的所谓“小乘”,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法无疑更适合传教,所以展极为迅。
而在其中起到作用的就是无数的元空长老,是真的爱财,还是假的爱财,佛法度人这一点都不会改变。
方丈赶紧回礼道:“只是若无大师这样法力通天的手段降妖除魔,护持我佛法,就是再多老衲这样的人也是徒然。”
法相此时已然心折,哪敢再自高自傲,只是平静的说道:“但愿如此吧!”
(注:本段修改自《许仙志》)
绝仙(诛仙同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