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是朱砂条带的地开石,因鲜红色似鸡血的朱砂而得名。鸡血石含有朱砂、石英、玉髓等。鸡血石同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并列,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主要用作为印章或是工艺雕刻品材料。中国最早在浙江昌化发现玉岩山鸡血石。
鸡血石与田黄石、青田灯光冻石被誉为印石三宝。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叫块石状,它的色状有块血、条血、梅花血、浮云血。
鸡血石按产地划分可分为昌化鸡血石、巴林鸡血石和其他产地鸡血石三大类。
巴林鸡血石是指产于内蒙古巴林的鸡血石。其“地”细腻滋润,透明度好,并以冻地为主,几乎没有软地、刚地、硬地,且不含砂钉,但血色淡薄娇嫩,因而有“北地”之称。
昌化鸡血石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冻地鸡血石为玻璃冻、羊脂冻、牛角冻、桃花冻等,微透明或半透明。
昌化鸡血石的品质是血和地。血色为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鸡血的形状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并能达到鲜、凝、厚为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
鸡血石的颜色从鲜红为最贵,次为朱红、暗红较差。鲜红者又称“活血”;暗红因似凝血,故称“死血”。一般来讲鲜红血含量大于30%的为高档品,大于50%为精品,大于70%为珍品,含血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如全部都是血,那就是一块辰砂而不是鸡血石了。对成品印章而言;六面血者为上品,叫“满堂红”;四五面含血者为正品;三二面含血次之,单面见血者为下品。
选择与鉴别:1/对于全假的鸡血石,重量较轻浮,而真鸡血石则较沉重,两者之间的重量明显不同。
2/假“鸡血”花纹、颜色不自然,色调单一,色块、色带机械呆滞,而真“鸡血”颜色有深浅变幻、形状自然流畅的特点。
3/用火烧,假鸡血石有烧焦的胶臭味,并且立即变色,冷却后也不再复回原色;而真鸡血石用火烧,在表面看到的是少量蜡油,血色受到高温后会变紫、变暗,但冷却后会立即复回原色。注意烧的时候要让整个鸡血石受热均匀,也可在电炉上放块光洁的铁皮,再把鸡血石放到铁皮上加热,要翻动鸡血石,当鸡血石加热到高温时,注意观察血色的变化。此法较灵验。但对于拼接的鸡血石,只有靠仔细观察和经验了。
4/观察光泽度,因假鸡血石涂有树脂或502胶水,可见光泽反射异常,尤其在光照下翻动更明显,而真鸡血石因上蜡抛光,亮度柔和,蜡状光泽明显。
5/用小刀刮,对于完全用树脂合成的全假鸡血石刮起的是卷曲状皮花,用砂皮细磨也没有石粉,而真鸡血石在上过蜡的表面刮起的是蜡,在质地上刮起的是石粉。此法只能鉴别用树脂类合成的造假鸡血石。
6/用手触摸或贴紧脸部,合成全假的鸡血石没有石质的冰凉感,而真鸡血石有明显的冰凉感觉。
盘玩与保养:1/鸡血石切忌在阳光下曝晒,或长期置于强光下,并避免长期置于高温环境中。因为鸡血石的汞元素在阳光的曝晒和高温环境中容易走失而引起血色变紫、变暗或变淡。
2/在制成品上擦一层白茶油或白蜡油,让石表吸透油质,变得更加晶莹明净,血色更鲜。如擦油后再密封于锦盒中,可包一层普通的保险薄膜,以免油质沾染锦盒绒布。
3/在室内的摆件、石玩等要经常擦抹。如陈列时间长而沾染了灰尘、污质,可用细软稠布或绒布轻轻擦抹干净,再用细毛刷蘸油刷一层薄油,即可恢复光彩。
4/一些小摆件、石玩、装饰品,最好经常用手摩挲抚玩,也可在脸上摩抹,使石面附着一层极薄的油脂,年深月久,更显古朴高雅。
5/携带印石、雕刻品,佩戴装饰品,应避免外力的撞击、刻划和磨损,也应避免化学物质的接触,以免变质。
文玩大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