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平仄用格式,朝夕相对夫为师。
雅俗共赏情入景,所见听闻皆入诗。
有一天早上秦正起床后听到楼下有动静,他站桩后下楼,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有人娶新娘,一条红毯从巷子头铺到尾,特别喜庆。
秦正关上门,从门口走到巷子口,突然诗意就出来了:
“一地红毯满园春,遥知盛赞新气观。
试行独探心意醉,牛在路途人和村。”
颜静这时候已经站桩打完了八段锦和太极,她正在发广告。
秦正兴致勃勃地上楼,跟她说道:“老婆,楼下有人办喜事,你下去看看。”
颜静头都不抬,说道:“那有什么稀奇的,不去。”
秦正道:“铺了一条很长的红毯,在这还是头一回看到。”
颜静好奇心起来了,换了鞋子下楼去看。
等她一脸兴奋地上来,秦正把写好的诗歌给她看。
颜静觉得自己也可以写,想了一下就写了一首诗歌拿给秦正看。
秦正觉得她不懂押韵和平仄,就教了她。
这年春分恰逢周末,秦正叫上秦淮、龙恒止、陈明业去爬山。
这一天天气还不错,不冷不热,秦正拉着颜静的手边走边跟秦淮他们聊天。
山里的游人不多,大家把口罩摘下来透气。
秦正之前在家里教了颜静写诗的格式,来到山里,她忽然就诗兴大发了,写下第一首诗歌《春分》:
春来花开时,七彩飞上枝。
一池绿水皱,鱼跃鸟自怡。
秦正一看平仄不对,就说道:“也行。但你是不是忘记了平仄了?第二个字要交叉对,第一句和第四句的平仄是一样的,第二和第三句的平仄一样。”
颜静拍拍脑袋:“我老是混淆,记忆力太差了。三秒记忆是没错的了。这都写了,也不知道咋改了,算了,再写别的吧。”
秦正看她的心思都在写诗上,就跟秦淮他们笑道:“你们静姐今天诗兴大发要写诗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看我写诗歌,终于也忍不住要写诗歌了。”
龙恒止劝道:“出来就放松啦,还写什么诗歌。”
秦淮觉得挺好的,笑道:“她有灵感就写呀,不打扰她构思。”秦正道:“是呀,难得有心思写,那就写吧。写诗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颜静走到半路的时候,看着眼前的景色,闻到桂花的香气,就写了第二首《城中山》:
闹中取静白云山,夹道林荫有香漫。
薄雾轻纱把山掩,万林丛中繁花现。
亭风怡人欲成仙,大厦林立是人间。
颜静把诗歌给秦正看,他看了看,说道:“这首诗歌倒是挺有意境的。不错,继续练习吧。”他转头对秦淮他们说道:“你们静姐写诗还是挺有灵气的。”
秦正从来不怕老婆比自己厉害,颜静文采好,他更开心;老婆能干赚钱多,他也开心,他不会因为现在赚钱不多而自卑,他认为这是各自的目标不同而已。他认为怕老婆比自己厉害是没自信的表现。
几人边走边聊走到了另一个景点,颜静写好了第三首诗歌,《九龙望粤》,秦正帮忙改了一个高字,这首作品就完成了:
层层叠叠碑林立,代代英豪留风骚。
汉界楚河过往矣,羊城白云中轴高。
九龙卧虎会一泉,文化复兴豪气耀。
遥望蛮腰东西塔,江山指点看今朝。
这一天他们登上了高处时已经靠近傍晚了,颜静兴致勃勃地写了六首诗歌,回程正是《夜归》时:
万步登顶易,兴高已落日。
路灯照人归,三两共影依。
秦正笑道:“老婆,你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是不是感觉写诗歌也没那么难?”颜静笑道:“如果是这样写的话,还是挺容易的。我觉得如果能写出像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才厉害,字字句句不可以代替,不能更改的。”
秦正道:“经典的诗歌也是需要情景、心境契合才出现的,不是想写就写得了的。”
颜静道:“那就是诗里说的‘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了。”
秦正点头道:“对呀。”
秦淮笑道:“你写的这些诗歌也很好呀,也不是别人想写就写得了的呀。”
龙恒止也笑着说:“对呀。静姐的诗兴好像控制不住的了。”
秦正哈哈一笑:“她刚刚找到写诗的窍门,现在正在兴头上,什么都可以拿来写。”
颜静笑道:“这个好像就是用不同的体裁来表达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而已。”秦正宠溺地拉着她的手说道:“对呀,你终于明白了。”
颜静这一天在山里写了六首诗歌,其中有一首秦正跟她合写的。
下来天太黑了,还好有不少路灯照着,陈明业说起鬼故事,而秦正又说起之前在山里给张世宏他们做培训遇到的离奇事情,吓得颜静全身都紧张起来,忙说道:“你们打住,晚上不准讲这些故事。”
大家哈哈大笑,吓得林子里的鸟扑腾扑腾地飞起来。秦正把她的手挽起来,说道:“不说了。怕什么,这么多人在呢。你冷吗?”
颜静笑道:“还好,只要你们不乱说什么故事,就不会感觉那么冷。”晚上没有太阳,山里的温度明显降温了。
有一天,张世宏邀请大家周末去他家里聚会,他老婆孩子在广城小住。
陈明业打电话给秦正说周末想去黄大仙祠上香求签,转转运,秦正答应他了。颜静听说了,想起秦淮说的话,就跟秦正说:“阿淮说过黄大仙祠旁边有一个求签的很准,不如让他带路去吧。”
秦正一想,点头道:“你联系阿淮,让他带路,我们到时候先去黄大仙祠再去世宏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周末一早,秦正夫妻、龙恒止夫妻四人在地铁口和秦淮、陈明业集合。
路上,颜静问秦淮:“阿淮,你今天求签吗?”秦淮摇摇头:“我一般没事不求签。一年最多求一次签。”
颜静笑道:“你之前求签感觉真的灵吗?”
秦淮道:“我觉得有时候还挺准的。不过他去年说我会结婚,这个不准。他解签的时候说我如果换工作是从一个火炕跳入另一个火炕。”
颜静听了秦淮的话,觉得解签的人很懂大数据推理,笑道:“从一个火炕跳入另一个火炕本来就是很多人的职场心声。本来工作就是不断为公司解决问题的,很少有完全如意的工作。”
秦正认为高手还是有的,说道:“有的道行高深的人解签还是很厉害的。懂解签的人,就像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他掌握了其中的道,知道做事的方法。”
大家上了香之后,秦淮带着众人去求签的地方。陈明业求签后进了旁边一个房间找解签道人。
秦正看着颜静也有些想问签的样子,就问她:“老婆,你要不要求签?”颜静想了想:“求签问一下也行。你不求签吗?”
秦正道:“我不求签,你求就行了。”
颜静面向观音菩萨,跪着默念着自己的愿望摇签筒,她不懂怎么摇,摇了很久才摇出一只签文。
秦正上前看:中签七十六签。他让颜静拿在手里等候。
房间里传来敲法器的声音,过了很久陈明业才出来,他看起来轻松了很多,笑道:“刚刚师父在给我做法,化解一下不好的事情。你们进去吧。”
秦正拉着颜静进去房间里,让秦淮他们也跟着进去了。颜静把签名给那道人看。那道人拿了签名看了,再一翻桌上书,问道:“你是求什么?”
颜静道:“求子。”
道人看着书说道:“这是埋儿关,你们结婚求子十年八年都不会有的。”
秦正和颜静对视了一眼:“什么意思?”龙恒止听到就心惊肉跳,忙问:“什么是埋儿关?”
道人拿笔写了‘埋儿关’三个字:“这是男方家里的房子里曾经死去的未成年的小孩,没有超度所致。”
秦正一看那三个字就想起了一件事:“是了,我很年轻的时候,看到我奶奶收留过一个妇女,那妇女在家里生下一个小孩,但是小孩没活下来。还有我奶奶也收养过一个弃婴,那个婴儿只有几个月大,后来病死了。”
颜静一直认为是自己身体问题,不认为这些问题是关键。不过她感觉到其他人都很紧张。
秦正觉得既然道人说得出来这回事,以前从来没人这样说过,说不定这人就是有本事的,因此他问道人:“怎么化解?”道人回道:“要做一次法事化解,施法后,我每天帮你们供香一个月。”
龙恒止问:“那施法要多少钱?”道人回道:“要688元。”秦淮道:“有些钱是要花的,我觉得要做。”秦正想了想:“行,既然问了,那就做吧。”
颜静转念一想道:“与其总是怀疑,不如做了去心病。把我们不能掌控的之事请神灵化解了,其他的就是人为努力了。”
颜静给道人账了688元。道人问了秦家地址,穿上道袍和帽子开始给秦正夫妻做法事。
道人做完法事之后跟颜静说:“做了法事之后就不怕了,不过有什么妇科病就要去看医生。”
颜静心里明白他是担心她以为做了法事后就不去看医生耽误病情,因此笑道:“好的,明白。”
秦正道:“她倒是没什么妇科病,就是一直吃药也没找对人。”说完拉着颜静出去。
眼看着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大家找了家面店吃东西,然后就坐地铁去张世宏家。
路上,颜静想起秦正之前总是看到路上有钱的事情,问秦正:“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要提倡路不拾遗吗?”
秦正说道:“路不拾遗这是美德。我之前会捡起来捐掉,现在看到都不去捡了,感觉每次捡了就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颜静道:“我认为钱来路不明是关键,如果是大钱可能会引起纠纷,若那钱是等着救命的,严重者出人命。还有就是遗失东西的人运气差才会丢失钱财,捡到的人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捡到后自然会感觉运气变差了。”
秦正点头道:“有道理,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的,自带因果。从习性上解释,凡事爱贪小便宜的话总有一天吃大亏。”
秦正他们是最早到的,进门的时候就开始逗娃。张世宏的儿子很乖,不爱哭闹,陈巧倩带娃有一套科学的方法。秦正抱着小孩和张世宏他们在大厅聊天。
大半个小时后,陈巧倩母子俩去睡午觉了。
张世宏带秦正他们去附近的公园散步,陈明业问秦正:“秦老师,我之前发了几首诗歌给你,你觉得哪首诗歌好?”
秦正笑道:“你的诗歌,每次发来都让我头痛,有时候无从更改。”
陈明业哈哈一笑道:“不是吧,我觉得有时候灵感和情绪来了,写得还可以呀。”
秦正认真地说道:“有时候你是什么都想写,没有中心主题。格式的话,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要写律诗,如果是律诗的话连基本的押韵都没有。一首诗的内容要和谐自然,要符合常理和常识,修辞可以夸张可以缩小,但不能乱写。”
陈明业笑道:“我读书的时候,你又不教我们写诗,不如你现在教教我。”
秦正想了想,道:“没教吗?可能是没跟你们班说过吧。也行,今天人也挺齐,那我就说说怎么写诗歌。到时候你们写了,我现场给你们看看,要改的就改一下。”
秦正道:“诗歌自古以来就有非常独特的意义,诗歌可以反映现实,又可以高于现实,它可以滋养精神和传播文化,可以写实、可以抒情、可以言志,很多修辞手法,你们读过书的应该都知道。写律诗要学会基本格式,但不能格式大于诗歌内容。每个人见识和思维不同,对内容剪裁后,呈现出来的诗歌就不相同。同样的题材,不同的人写出来很很大差别。你要记得,虽然学了格式,但主体还是诗歌内容。君臣有别,格式只是臣子而已。内容是君,是灵魂。学写诗开始也是和写书法、画画一样模仿,慢慢就可以体现自己的风格和韵味。”
陈明业道:“这些我都知道呀,关键是格式是怎么样的,我都不记得以前老师怎么说的。”
凡人是怎么样得道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