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淮骑着马入了关,看着关内军民虽有喜色却仍戒备森严,不由对守将多有敬佩。
不远处,只见一身着素衣羽扇的儒士缓缓从城楼上下来,手中拿着的正是刚刚霍淮射出的令牌。
傅宏衍:“在下是文山书院的弟子傅宏衍,刚刚多有得罪,靖国公主见谅!”
傅宏衍看到马上的女子,便猜出是霍家何人了,于是上前见礼请罪。
霍淮“无需多礼。”
霍淮“我且问你,关中守将何在?怎是你在城墙之上?”
傅宏衍:“殿下容禀,李将军半月前战死,讣告已经送入京中了。”
傅宏衍:“至于我,三月前小生来此地看望故友,谁知故友重病逝去。我因丧事停留,却遇上兵事,守将战死,城中大乱。”
傅宏衍:“在下不忍关中百姓如此丧命,想着曾读过些许兵书,此时当派上用场,就自告奋勇暂代李将军守城了。”
霍淮“天下读书人当如是!金锁关被你守的如铁桶一般,你做的甚好。待我军凯旋,定为先生请功!”
傅宏衍:“多谢殿下!小生愧不敢当!”
霍淮“不必谢我,这是你应得的。若是朝廷里的那些酸腐能有你一半,估计也说不出割地赔款这样的屁话。”
傅宏衍:“公主,还是先入关吧。”
霍淮“好。”
大军安置好后,霍淮下令不许将士们取百姓一厘。随后便去关中的府库,借调了全军一月的粮草。
回去后,霍淮还是有些不放心户部的粮草,就将霍林找来,派他前去相助师父。
霍淮“户部的剥削你不用管,这些自有人会处理。你只需要看着,让这批粮草不要给我不翼而飞或者被悍匪劫走,明白吗?”
霍林:“将军放心,属下定不辱命。”
霍林乃是霍家的家生子,亦是霍淮最信赖的人,连杜渊都比不上霍林。
霍淮“这批粮草事关重大,能不能破定襄之围,这些粮草占三成。”
霍淮“另外,你再派些人去京中给我看住我母亲和户部的杜尚书,如有异动立刻传信。”
霍淮“明日我便要启程了,此去生死难料,你回京后就去我阿弟身边吧。”
听见这话,霍林猛地抬起头,脸色瞬间苍白,神情黯黯。
霍林:“将军!”
霍淮“他是我霍家最后的希望,我若战死,他就拜托你了。”
霍淮“我若赢了,你务必得到消息便速速带他离京,莫让他被皇帝抓住掣肘于我,明白吗?”
“明白!将军放心,”霍淮吩咐完就令霍林连夜启程,片刻不敢耽误。
第二日清晨,霍淮便整顿完兵马粮草,就准备出发,她将步兵留在了金锁关,当初要步兵就是为了帮自己守关。
霍淮可不想外面打赢了,回来死在自己人手里。她谁都不信,包括那个傅宏衍,这次只能信霍家军一次了。
自叔伯父兄战死后,霍淮便花了大价钱,搜罗来各种匈奴的地图,以及熟悉路线的人,此次出征霍淮便带上了此人。
万俟锋是匈奴人和汉族女子的孩子,讲的一口流利的汉话且对匈奴的路了如指掌,最重要的是他母亲是他父亲亲手杀死的,连带着把他们整个村都屠了。
霍淮信他,因为他眼神里的仇恨太炽烈了,装是装不出来的。
霍淮“阿锋,怎么样?”
大军走了数日,却还未见到一点匈奴部落的踪迹。
万俟锋:“莫慌,这才到哪?刚出朔方,进了漠北罢了。”
霍淮“定襄那儿守了十万大军,照理来说,我们本该走陇西,过河西走廊才是上佳之选。”
霍淮“可惜!我们不仅要防着匈奴,还有自己人也要防着。”
霍淮想想便拳头紧握,万俟锋瞧瞧身旁女子被尘土遮掩的俊美容颜,不禁感慨万分,长生天啊,愿世间少些不公。
万俟锋:“唉!”
霍淮“你唉什么?”
万俟锋:“没,就是心中为你不平,不过没关系,长生天会保佑你的。”
霍淮“屁大的人,少学大人说话。”
走了这许久连个匈奴人的影子都没摸着,队里终于是有人沉不住气了。
霍家军:“将军,我们不是要去打统万城的吗?怎的进了漠北?”
霍淮“统万城就建在我们眼皮底下,都快和金锁关比邻了。”
霍淮“当初十万大军都拿不下,我们这三千人只能是白白送死。”
霍淮“我们先去端了匈奴王庭,统万城不攻自破,这招叫乱其军心。”
综影视之倾盖如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