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想出了这个法子。
但是,女子学武学堂,这在渭朝是多么惊骇的存在,就连南浔一身武功也是从小到大遭人诟病的,所以一开始是没有人敢来的。
后来南浔也有些失望,改了规定说在南府可免费吃住,于是一些穷苦人家就把自己的女儿送了过来,这才有了生源。
因为都是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所以非常懂事,也非常用功,这让南浔滋生出了让她们识字的想法。
所以她们的课程就成了上午识字,下午习武。
这在小城里可是掀起了一阵巨波,成了所有人饭余茶后的谈资。毕竟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也算老祖宗说的。但是南老爷,也就是南浔唯一的亲人南不去支持,而南府也算是这边陲小城最又势力的存在,也就没有人能出面干涉。
这学堂才维持了这么几年。
包括已经及笄的临潼,她算是有十九个学生了。
又因为她十九岁都未出嫁,再唤她姑娘也不怎么妥当,所以小城里的人大多都唤她女郎。
“可是女郎乏了?临潼可以照看妹妹们,女郎去休息吧。”
临潼好意道。
她从小听着女郎的故事长大。女郎是随南老爷过来的,听说他们曾是武学世家,祖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后来听说是因为女郎的父亲战死疆场,母亲悲痛绝食而亡,南老爷十分难过才从帝都搬到这个挨着疆域的边陲小城玮城来。
为此玮城的人还十分开心呢。
谁知道南家会有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女郎呢?
不过,她喜欢这样的女郎。
“不用,”南浔挥了挥手,抬头看着那些孩子。“昨日叫你们背诵的《洛神赋》可都背下来了?”
“回女郎,他们都在临潼这里检验过了。”
“嗯。”想到自己有这么听话的学生,南浔心情终于好了一点了,面色稍霁。看了一眼沙漏,便点点头,“你们休息片刻,下一堂课自己先看看《九章算术》,不懂的可以问临潼。”
说起来,她准备让也春兰过来的,结果那丫头非说自己不行。
好在还有个临潼。
自然,南浔想不到,她今日的作为,让明日的渭朝有了历史上第一批女官。
当然,这是后话,暂按下不表。
小丫头们分为三派,六人一派,曾经不过十五岁的南浔实在难想名字,加上想出来了自己肯定也不能记清,于是就给他们分组,又因为第一堂课是授《诗经》,所以每一组就分别是风,雅,颂。然后每组按年龄大小在后面加一个一二三四五六,简单又好记。
颂一收到了颂组小伙伴的眼神,作为老大,她必须肩负起责任。
“……女郎,您能给我们讲一讲昨天您上战场杀敌的情形吗?”
前些日子多年未生事端的南蛮忽然开始骚扰玮城,虽然玮城有民兵,但是没有什么用。上报朝廷吧,可能皇帝刚知道,他们就已经差不多没了。好在她们女郎毛遂自荐带着南府家丁上和民兵了,是有些荒谬可是最终女郎用实力证明了女子也可以上场杀敌的!
巾帼不让须眉就是说的她们女郎啊。能文能武,虽然……女红差了点,但是不妨碍她们崇拜女郎。
风一和雅一立马符合:“对对对,女郎,我们很想知道……”
南浔一愣,就看见临潼也默默点头。
“女郎,我也想知道……”
南浔忍不住头疼,让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么?
她做不到啊……
有尔存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