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公主见到她哥遣来的内侍公公时,二话没说,吩咐小厮套上车马,就奔慈宁宫来。
慈宁宫她娘这里,人也是不少,她哥得宠的这些妃子们,戚贵妃、褚贵妃都在她娘身旁伺候着,逗着她娘说说笑话。
就连她哥的三个闺女,都在太后跟前。
正好!长平长公主长长出一口气,给她娘袁太后见了礼,就听着她娘跟她絮叨上了:“这两日也不见你进宫来,哀家正想找你说说话呢!”
守在太后跟前的是她哥的大闺女安阳公主,一见到长平长公主,安阳公主很识趣儿的给挪了个位置,叫到:“长平姑妈,往这里坐。”
长平长公主点点头,也没客气,直接坐下了。
她娘袁太后见着自个儿亲闺女一脸的不大高兴,刚刚跟闺女说话,闺女也没理她,正纳闷呢:“咋了?谁惹着你了?”
长平长公主见她娘这么问,也没遮掩,直接道:“母后,我听着外头人说,您惦记着太成姑妈的嫁妆哪!这不,赶紧进宫来问问您,有这事没有?”
袁太后瞪一眼她闺女,道:“太成的嫁妆,还不都是咱们皇家的东西?哪个是她太成自己个的?”
长平长公主也不理她娘,直接道:“母后,咱们皇家的公主,这嫁妆难道不由公主自己支配吗?”
袁太后不高兴了:“你这叫什么话?你的嫁妆,不都是由你自己支配的?那不是,不是,太成已经作古了嘛!”
长平长公主道:“母后,那我要是作古了呢?难道我这嫁妆,皇家还要回来不成?”
袁太后瞪一眼她闺女,道:“谁还要收回来你的嫁妆啊?”
长平长公主道:“可是现在,外头人不都传闻,您这慈宁宫的太后,要将太成姑妈的嫁妆收回来。太成姑妈作古了,您这就要收回来,难不成,以后我等公主作古了,嫁妆都要收回来不成?”
袁太后一愣,她可没有要收回来自个儿亲闺女嫁妆的想法,便沉下脸,道:“长平!你这是跟哀家说话吗?”
长平长公主可不理她娘这一套,直接道:“我的嫁妆,可是父皇在世的时候定下的,后面太成姑妈和皇兄又给我添置了一些,可是,要是今天收回来太成姑妈的嫁妆,难不成,我作古了以后,我的嫁妆,都不能传给我闺女、孙女了?”
这时,坐下长平长公主下首的安阳公主,也温温柔柔地说道:“那咱们公主的东西,以后若是登记造册,赏个人都不成了?”
坐在袁太后另一侧的是靖德帝的二公主舞阳公主和还是六岁孩童的三公主,尚且没有名号哪!听到安阳公主这么说,舞阳公主气炸了:“皇祖母,这可不成,父皇给我的东西,我是断不会还给父皇的!”
一屋子的嫔妃们都惊呆啦!没想到长平长公主一进的宫来,就给了她娘一个下马威,这会慈宁宫里,除了公主,靖德帝的小老婆们是大气也不敢出一个,褚贵妃拿着手里的帕子,擦了擦额头。
长平长公主是没想别的,她娘惦记已经作古的太成大长公主的嫁妆她可管不着,她这几天没进宫,就是听说她舅舅家承恩公府在伙同她娘算计这笔财产呢!太成大长公主的事儿她不想掺和,太成大长公主的外孙女要嫁谁,她更是不想管,但是谁要算计到她头上,她可不能忍!
袁太后懵了:“谁要收回你们公主们的嫁妆哪!这是没有的事儿!”
长平长公主可不管她娘在这和稀泥,趁着今天这事,先把公主府的财产权确定了不可。
长平长公主看了一圈屋里,说道:“安阳、舞阳,你们可都是公主,还有你们的三妹妹,咱们既然今天把话说开了,那就叫皇兄一起来说个明白。咱们公主府的财产,以后还能不能由得了公主们做主了?公主们作古了,这财产还能传给闺女、孙女不了?咱们可不能袖手不管,这可是涉及到咱们子孙后代的事儿!”
袁太后一拍桌子,瞪着长平长公主道:“长平!你是来气哀家的不成?”
长平长公主道:“母后!你怎可如此糊涂被人利用?”
袁太后这人,吃软不吃硬,一看亲闺女一点都不惧于她,鼻子里哼一声,道:“太成的财产都是你父皇给的,都是皇家的,太成没有儿子,难道我现在收回来,都不行吗?”
这时,安阳公主悠悠道:“皇子们的财产,都是父皇给的,皇子们就可以传给子孙后代,代代相传。咱们公主,也是父皇的亲骨肉,父皇给咱们公主们的东西,难不成是借给咱们使的?”
长平长公主说干就干,也不理她娘接下来是什么反应,直接命人去请靖德帝过来。
靖德帝对于他妹妹这时要确定公主府财产的事,也有些哭笑不得,原本是叫妹妹过来劝一劝太后的,没想到他妹进来就给她娘这么一下子。
靖德帝赶到慈宁宫的时候,袁太后一见儿子进来,就开始哭天抹泪:“你说说,长平是不是来气哀家的?哀家也没有说什么啊,她就跳着说哀家的不是。”
袁太后出身宫人,也没什么见识,更不会大家闺秀们哭诉时的委婉,所以跟靖德帝哭的时候,拉着靖德帝的袖子就开始扯开嗓子嚎,生怕声音小了得不到儿子的同情。
长平长公主气呼呼,靖德帝批评妹妹两句,很快就叫人确定了下来公主府的财产权:公主们的嫁妆自行支配,公主作古了以后,朝廷只收回公主府,其他田庄铺面金银,一律由公主子孙代代传承。
意思就是:公主们的东西,除了朝廷给的公主府,其他怎么用就随公主自个儿心意啦!
公主们对此表示很是满意。
待靖德帝领着闺女们小老婆们散去,袁太后又是对着长平长公主一阵哭,用手指着长平长公主道:“你还不如不进宫,多日不见,你就知道来气哀家,哀家命好苦啊!”
长平长公主进宫来,就是来确定公主府财产权的,现在财产权已确定,就安慰她娘:“母后,你以后耳根子可清净些!莫要给人蛊惑了!金成姑妈打的是什么鬼主意,前番皇兄后宫,她也想来插上一手!皇兄是你亲儿子,你怎么尽向着外人?”
袁太后道:“外人?谁是外人?那是你外祖母家!咱们现在这样的富贵,你外祖母家多不容易?以前哀家没进宫时,过得那样的苦日子,后来哀家进了宫,小心翼翼的在你父皇跟前伺候着,你外祖母担惊又受怕!现在你哥做了皇帝,哀家做了太后,难道还能忍心你外祖母家过苦日子不成?”
长平长公主对于她娘这一向偏心娘家人也是无奈的不行,劝她娘:“皇兄也很辛苦,你怎么就不多疼疼他?他若是想娶谁,自己就说了。金成姑妈打的一手好算盘,前番算着后位,现下又打上了太成姑妈的嫁妆,你说这都是什么人哪?忒贪心!忒不知足!母后你尽偏着他们家吧!一家子屠户,后辈们不想着努力读书考科举,尽把想头儿打到母后身上!母后你这样下去,你和皇兄的母子情分也淡了,你得不偿失知道吗?自个亲儿子你不疼,成天想着娘家!”
袁太后一听,本来想辩一句,结果因为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被长平长公主这么一说,更是一口气没提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顿时,慈宁宫乱做一团。
太医来的及时,靖德帝随后赶到,批评了他妹妹两句:“母后身体不好,你就少说几句。”
长平长公主翻个白眼儿:“我是为着母后好。”
靖德帝叹口气,道:“收了神通吧!有话好好说,非得拿话把人说的憋过气去?”
靖德帝头大的很,他这妹妹,未出阁时,那就是帝都城出了名的厉害人物,无人敢惹。
长平长公主再翻一个白眼儿……
牡丹院。
褚尚书和褚太太正在讨论吴江王九子求娶之事,褚太太是一千个舍不得。
褚太太揪心的对着褚尚书道:“这吴江地界儿什么样的好姑娘没有,偏看上了咱们家晏宁。老爷,你可得想想办法,不能让晏宁嫁过去。”
褚晏宁进门的时候,褚太太话音刚落。
褚晏宁接过褚太太身边大丫环若兰手中的茶碗,双手递给褚太太,对着褚太太道:“祖母不必担忧,我猜此事难成。”
褚尚书和褚太太同时抬起头,望着褚晏宁,褚太太问道:“为何?”
褚晏宁道:“陛下若允我嫁去吴江,便不会命内务府发还回我外祖母这些财产。”
褚尚书不作声,褚太太急着问:“这是怎么说?”
褚晏宁道:“祖父,祖母,吴江王此方来朝求娶,明为求娶,实为示威,若我没猜错,怕是吴江王已与西凉国王达成协议,如陛下起兵,吴江王定与西凉王联手。”
褚晏宁喝口茶,接着道:“朝臣不可能猜不到,只是不好明说,怕落吴江王以口实,挑起战祸。陛下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一举消灭吴江王,何况吴江王不缴赋不纳税,乃先帝亲口允诺。”
褚尚书点点头,道:“嗯,有几分道理。”难怪这几日在朝堂上,裴相对此不曾发一言。看来裴相这只老狐狸,早已揣清圣意。
褚晏宁道:“祖母,若我嫁去吴江,自要带走这些银钱的,朝中大臣,是不会允许这么大一笔钱落入吴江王府的,必会阻止陛下允吴江王府求亲。”
褚太太有些明白了,是啊,朝臣可不是傻子啊,靖德帝更不是白给的,这笔财富现在已经送还给了褚晏宁,这就表明了靖德帝的心意,就是不允褚晏宁嫁去吴江王府,朝臣们就会千方百计阻挠吴江王九子的求亲。
褚太太忽然就不担心了,她看着褚晏宁笑道:“陛下英明。”
褚晏宁道:“陛下抽空就会料理吴江王府的,只是眼下西边儿更重要。”
褚尚书再次点头,道:“阿翔来信了,新西凉王,怕是要派人前来求和。”
褚晏宁道:“这个新西凉王,也是个骑墙派,看吴江王与朝廷哪头轻哪头重。”
褚尚书道:“所以,还是要小心。晏宁及竿宴后,我就自去问陛下晏宁的婚事。”
褚晏宁道:“若我嫁去吴江王府也行,非王后不嫁。祖父,你就如是跟陛下讲吧。”
褚尚书好悬没给褚晏宁吓个大跟头,褚太太则瞠目结舌,她咽下一口唾沫,对着褚晏宁道:“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没羞没臊!”
褚晏宁笑笑,道:“金成大长公主怕是乐得促成此事。”
褚太太点点头。
褚晏宁对着褚尚书,道:“祖父,可与我讲一讲吴江王九子吧?”
褚尚书点头,便道:“吴江王有十六子,此九子是侧妃杨氏女所生。杨侧妃最为吴江王宠爱,故九子在众儿子中,除了世子,便是此子最得吴江王器重。”
在褚尚书看来,若是吴江王这人是个正经王爷,褚晏宁嫁过去,倒也还行。
褚晏宁道:“杨侧妃?可是姑苏杨氏?”
褚尚书道:“正是。”
褚晏宁道:“姑苏杨氏,起于镇江,在江南一代也算是门阀世家了。吴江王娶此女为侧妃,杨氏一系势力便入其彀中。”
褚尚书也以为然。
褚晏宁又问道:“吴江王正妃是?”
褚尚书道:“吴江王正妃,出自定国公府徐家。”
褚晏宁点点头,不再作声。
定国公府徐家满门,已被陛下抄斩。在褚尚书看来,没有不透风的墙,徐家被查,起因就是褚晏宁发现问题的。褚家与吴江王府,早已势不两立。
褚尚书以为褚晏宁在担忧,便道:“吴江王正妃,已在定国公府被满门朝斩后,因病而亡。”
褚晏宁道:“我不是担心吴江王正妃。活着死了都没什么可担心的。吴江王我也压根没担心过,这老头,可有什么能耐呢!”
褚尚书又被褚晏宁的天大的口气给噎了一下。
褚晏宁道:“大丈夫立足于天下,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光靠娶老婆,可有什么能耐呢?没听说过靠娶老婆,能做得了皇帝的。”
褚尚书连忙瞪一眼,道:“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张口闭口嫁娶,没皮没脸。”
褚晏宁不理祖父瞪死人的这眼神,低下头喝茶,不理。
褚太太道:“平国公府王家孙小姐下个月及竿,帖子已经送到了府上,晏宁不想去,我已回帖说,带着晏荣过去。”
褚尚书看向褚晏宁,问道:“可是因为吴江王府求亲之事?”
褚晏宁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道:“在这当口上,我出现,怕是平国公府王姑娘的风头要被我抢了。大家光看我,不看王姑娘,我于心不忍。”
褚太太噗的一声,笑出来,褚尚书点点头,道:“不去也好。”
褚晏宁道:“吴江王府此次诚意求亲,不若祖父奏请陛下,若许以我朝王公大臣家姑娘,就留九子在帝都城侍奉陛下吧。”
褚尚书大吃一惊,就听褚晏宁接着道:“吴江王九子不缺胳膊不缺腿,帝都城这诸多职位,总有一个吴江王九子能胜任的。”
褚尚书回过神来,在心底里暗叫:妙啊!
这事也不用褚尚书自己亲自动手,褚尚书透出个音,底下人立马会意,隔天便上奏靖德帝,言称吴江王九子体康貌健,荐去羽林卫做个侍卫长,靖德帝大手一挥,放吴江王九子在御前做了个侍卫。
吴江王随后上了谢恩的折子。
金成大长公主气的摔了两个翡翠杯子。
承恩公道:“偷鸡不成蚀把米啊!”原本想着把褚晏宁给嫁去吴江王府,没想到靖德帝言说昭阳郡主与吴江王九子八字不合,留吴江王九子在帝都做御前侍卫,待有相当的王公贵族家的姑娘,留帝都成亲后,再赴吴江。
范行道:“殿下近来,不宜再进宫。外头传言是承恩公府撺掇太后,要谋太成大长公主留给后人的财产。殿下近来还是避避风头。”
金成大长公主狠狠道:“没成想,没将那个死丫头调离帝都。”
承恩公点头,道:“范先生说的极是,我与殿下近来都别进宫了,母亲那里,怕是要去看望太后的,不好不去。”
范行道:“不管这传言是谁放出来的,近期承恩公府都不能再有大动作了,免得被人利用。”
双龙夺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