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唐风流
超小超大

第24章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周末年七雄并起,最终统归于秦。但秦朝二世而亡,再次天下大乱,引致楚汉争霸,最终汉朝一统天下……光武中兴后,历时两百年,到了东汉末年时,天下再次显现乱象,在献帝时又分作三国……”

东来阁三楼,宁书成手摇折扇,抑扬顿挫的讲了下去。

周围人先是被之前那首临江仙震慑住,已经不由得对宁书成敬畏三分,听他的话也就格外用心了些,再加上三国的故事也确实精彩,于是所有人不知不觉间就听得入了迷!

不时的,人群还会爆发出一阵阵的叫好声!

宁书成讲的三国演义,大部分是来自记忆中罗贯中的,但却也有很大不同。一来,宁书成不是扫描仪,不可能把整部三国演义一字不差的记下来;二者,宁书成很不喜欢罗贯中贬曹捧刘的价值观。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根本就是个卑鄙无耻的伪君子而已,却被罗贯中吹成了仁慈圣君。

虽然曹操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除了杀伐过重外,还真没什么太大缺点。最起码,曹操是真把家国天下放在心里的,而且对人也真诚……总之,宁书成从小就不喜欢刘备。

更不喜欢罗贯中拼命往蜀汉脸上贴金,把别人的功劳全算在刘备、诸葛亮、关羽身上的做法!

所以,宁书成讲三国演义时就进行了一番改编,把蜀汉给设置成了反派。也不用污蔑,直接揭露历史上刘备的无耻嘴脸就行了。而且唐朝时的历史观众,也正是把曹魏当做正统,而把刘备跟孙权当做割据反叛势力的。

这样改编,也能避免原版三国演义引起全社会的质疑……

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这是后世很多人对古代文艺的印象,所以很多不了解历史的,就认为诗是唐朝才有、词是宋朝才发明、小说是明朝才出现……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就像东周时已经有诗经,流传近千年,才在唐朝彻底兴盛起来一样。词、曲、小说这些东西,也是很早就有了。只不过,词要在唐末时经过李后主的改变和推动,才能真正开创出在宋朝时的辉煌。

而小说,在当今的唐朝初年也已有雏形,只不过比淫词艳曲更不受重视,以至于此时的小说都没人用纸去记录——浪费!最终流传到后世的,都是非常精简的短篇文言文小说,比如南北朝的《搜神记》和唐朝的《虬髯客传》、《聂隐娘》等传奇。

注意,这些可都是文言文!

很多人以为古人都说文言文,其实也是错的,古人说的白话,除了细微口音差别外,其实跟后世普通人没区别。文言文,是只有书面交流时和在正式文书上才会用的!

古时的普通人,即便识字也看不懂文言文,自然也看不懂那些文言小说。

所以,那些唐朝传奇压根就不是写给普通人看,而是专门供达官贵人消闲,顺便显露下作者文采的!

这是因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科举太严,让很多贵族子弟考不上,于是愤怒的贵族们就联手推翻了隋朝。唐朝吸取教训,怕得罪那些贵族,加上李渊也是贵族出身,所以对科举就非常宽松。

除较真的武则天时期外,整个唐朝的科举都形同虚设,试卷都不糊名,方便考官把贵族子弟全评为优等……但每次也要录取一些贫寒士子,做做样子。此时就看哪个穷书生跟考官私交好,或者在考官眼力名气大了。

所以,唐朝时的穷文人就都要拍达官贵人马屁,或者把诗稿寄给达官贵人们,争取提前给对方留个好印象,将来对方当考官时就可能会选中他们。

比如,孟浩然那首“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就是委婉告诉别人自己想科举当官的;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也是送给贵人们用来打名气的。最出名的就是李白,吹捧荆州刺史韩朝宗:“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但这些大诗人还好,起码有文采,靠诗文就能打出名气。

而不会做诗的人呢?就只好写小说,送给达官贵人们消遣,争取用曲折的故事情节,给未来的考官们留个印象了。而白话文肯定没文言文更能显露文采,所以唐朝的传奇小说才全都是文言文的。

也因为这个社会背景,唐朝存世的小说数量,远超之前的魏晋南北朝、两汉时期。继续发展到宋朝时,借着百姓富庶、市井文化发达的社会环境,最终发展出了“说书”这门艺术,并在明朝时终于演变成了小说!

说这些,是证明唐朝时已有小说和说书的社会基础,但同时,又因为经济还没宋朝那么发达,导致这种文艺消遣只有达官贵人能享受得起,普通老百姓很穷,又普遍不识字,根本没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广阔、非常饥渴的需求市场!

宁书成已经能预想到,自己把说书这门艺术提前带到唐朝,并带来后世那些精彩的故事后,将会在此时的民间形成多么巨大的反响,从而赚到多少钱……

“唰!”

宁书成说了两篇,讲到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处,猛地把折扇一收,拱手朗声道:“好了,今天暂且到此。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罢,潇洒转身回到自己的靠窗座位处,把一群正听得入迷的观众搞得迷瞪了半天没回过神。

“啥?这就完了?”

“小郎君,怎的不接着往下说?”

“哇呀呀!好生气恼,洒家正听得入神,怎能如此硬生生断掉?”

观众们楞了一会儿,等回过神,顿时都激动的抓耳挠腮。要不是看宁书成衣着是个富贵公子,身边又跟着那么多下人,肯定惹不起,恐怕早就有人上前揪住他衣领,硬逼他赶快往下说了!

先前那讲古的老头,最是震动。往常他讲古时,三楼的顾客都不一定全有兴趣,而刚才,宁书成只说了两篇,上下三层的顾客却全都围了过来,掌柜和小二死死阻拦都没用!

醉唐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之大汉皇权 连载中
三国之大汉皇权
铁骑绕龙城
简介:国术高手刘烨穿越到东汉末年,恰逢黄巾之乱,为求乱世活命,他从一个没落宗室的游侠儿,一步步跻身于汉末群雄之中,匡扶大汉,承继帝统。“公之武勇,十倍于布!”吕布推崇备至。“主公谋略,让天下谋士汗颜。”郭嘉心悦诚服。本书数字版权由“讯读”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本书数字版权由“讯读”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联系话本客服(我的-设置-客服咨询内)。
105.6万字2年前
宽容(美国历史学家,亨德利克威廉房龙著) 连载中
宽容(美国历史学家,亨德利克威廉房龙著)
悠闲永存
简介:《宽容》是美国历史学者房龙的一本流传很广的著作。这本书作者自认为是回顾了历史上宽容这种美德被作践,被尊重的历史,提及了许多历史著名的人物,从而提倡宽容的精神。作品较为充分地展现了作者文学性的历史叙述和自己对人类命运的特有关切。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本书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别人的评价:书是去年看的了,突然间就想了起来。第一次,接触此书,是在高中时吧,语文课本里选了它的序言。像一篇童话式的寓言,还以为,书里都是这个样子的呢,后来看了才知道,实际上是房龙用文艺性笔法所写的一部反抗无知、偏执和暴虐的檄文。他在书中阐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宽容。揭示了一幕幕因为固执己见所带来的悲剧。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所认可的信仰,不应该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念强加给别人,我们应该宽容的对待与自己不相同的观点。房龙没有采取一般作家写此类作品时的笔调,如采用描绘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等,而是用幽默的笔调来叙述那些不宽容的历史,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不经意间流露出了悲天悯人的思想。从欧洲早期对基督教徒的迫害,圣巴多罗里昂大屠杀,种种种族的,社会的,个人的不宽容,让我们在触目惊心中,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昨天,善待今天,期盼明天。如果我们怀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这个世界是否会少一些猜疑和杀戮,少一些流血和牺牲?正如房龙在书中所说的:总有一天,宽容将会成为法则。
11.1万字2年前
春秋战国那些人那些事 连载中
春秋战国那些人那些事
記人之下
简介:第一次写不太会,不喜勿喷。写得讲述的是春秋战国的那些人与事。
2.5万字1年前
大秦复兴 连载中
大秦复兴
顾北_648568243
简介:复兴大秦
0.2万字2年前
魏国风云 连载中
魏国风云
宇文孤信
简介:本书讲述在战国大争之世,魏国百年霸业,兴衰荣辱。
1.2万字2年前
许君誓言,伴君左右 连载中
许君誓言,伴君左右
赌博的荷花
简介:少年艾斯作为外来者会不会参与原来剧情呢?—————————少年天宝被解放军从黑盔甲手中救出后,发现自己拥有神秘的预知能力:能预知雪崩、海啸、风暴等灾难发生,但无法准确预知时间和地点。有关部门得悉后便派军队保护天宝,并成立维和队对抗黑盔甲。在几次交手之后,维和队发现那些自然灾害与黑盔甲有关——该兵团来自太阳系外的一个小行星亚古星,到地球的真正目的是偷取生态资源,由于资源被偷,地球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自然灾难因此发生。在活捉黑盔甲首领之后,维和队才知道他们背后还有更大的Boss——想侵略地球、称霸宇宙的魔星国。为了保卫地球的生态系统并帮助亚古星恢复原有的生活秩序,维和队与亚古星决定共同对抗魔星国。—————————作为天宝的朋友艾斯,他会作出怎样的诀定呢?
0.5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