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胧月已经被册封为固伦恒娖公主,哭也哭过,闹也闹过,奈何皇帝铁石心肠,胧月最终只能接受现实。
这时,温宜公主突然自请和亲准葛尔,此举一出,满朝震惊。
端皇贵妃直接被气病了,她在温宜身上花费了太多心血,如今竟这般付之东流,是个人都受不了。她倒是想拖着病体去向皇帝求情,但甄嬛不允许!
好不容易逮着个愿意出来背锅的冤大头,甄嬛和胧月虽然搞不清温宜的想法,可她们不介意顺水推舟,帮温宜造势,前朝后宫都在传扬她的深明大义,她想反悔都不行!
胧月只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堪称天选之女,她与温宜关系不错,此刻却只有庆幸,庆幸温宜愿意替她跳火坑,自然也就不介意伏低做小的再三感恩温宜的付出。
对于胧月的感谢,温宜心安理得的收下了,尽管她的初衷并非为了胧月,但胧月确实是受益者。
无人知晓温宜为何忽然“犯蠢”,皇帝却心知肚明,温宜自请和亲准葛尔的那一日,毫不掩饰的彰显了自己的野心,她不愿做闺中妇,紫禁城没有女子从政的土壤,所以她要离开这里,去更广阔的天空闯荡一番。
“哪怕不得善终,我也不后悔今日的选择,与其在这四四方方的囚笼中虚度光阴,我宁可在拼搏的路途中痛苦死去!”温宜的话掷地有声,皇帝震撼极了。
作为封建男权的至高统治者,皇帝无法理解温宜,更不会觉得她的话热血彭拜,那一刻,皇帝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温宜是个不安分的女子,是个祸害,真不愧是曹琴默的种!
原本对温宜的愧疚顷刻消散,可仔细想想,若温宜真能在准葛尔站稳脚跟,对大清而言确实是一件极有利的事情。
温宜天生有缺陷,她受欢宜香的影响,大概率不能生育,而和亲抚蒙这种事,最重要的就是生下带有爱新觉罗血脉的孩子,让这个孩子成为继承人,然后慢慢将周边部落变成大清的从属。这就是和亲最阴暗的本质,皇帝自然知晓,说到底温宜不过是个女子,成功了最好,不成功也没啥损失,反正皇帝不愿把这个野心勃勃的女儿放在京城。
皇帝的想法,温宜不敢苟同,一般的公主确实需要通过生孩子慢慢掌控部族,但她……本就不是一般人啊!
温宜的野心令皇帝不喜,胧月的逃避责任同样令皇帝不悦,若胧月远嫁了,皇帝说不定会回忆起她的好处,可如今她没能远嫁,还白嫖了一个固伦公主之位,日日杵在皇宫里,皇帝只觉得厌烦。
甄嬛和胧月终归是贪心了,不仅没有主动请辞固伦公主的爵位,还大张旗鼓的选驸马。
甄嬛深刻觉得不能再留胧月了,这次有温宜代替胧月,下次可没这种好事,不如早早在京城给胧月选个驸马,以免日后和亲远嫁。
胧月从小就是被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她吃不了苦。
从后宫甄嬛传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