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格可汗入京觐见,皇帝还没说啥呢,甄嬛就喧宾夺主,几次三番让摩格可汗难堪。当时温宜也在,甄嬛以为自己聪明机智,出尽风头,却没瞧见宗室和大臣们看她的眼神有多鄙夷。
万一激怒了摩格可汗,进而引发战争,熹贵妃担得起责任么?
甄嬛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彰显自己是紫禁城的女主人,不过她也确实为皇帝挽回了几分尊严,否则皇帝恐怕会被摩格挤兑成渣渣。
皇帝那个窝囊废,冷眼看着后宫女子在前面为他冲锋陷阵,一边享受着好处,一边又觉得嫔妃干政是僭越,心里万般纠结,面上却只用沉默来表现自己的高深莫测,真特么的……一言难尽!
胧月平时看着挺机灵,这时却突然犯蠢,摔碎了摩格带来的九连玉环——莫非她以为满朝文武都是傻哔,就她一个聪明人,不会吧?
以温宜浅薄的政治见解,她觉得摩格带来的那个的九连玉环,大概象征着大清和准葛尔之间的矛盾冲突,他问皇帝如何解开玉环,是在隐晦的询问双方应该怎样体面的停战!
摩格既然已经亲自入京觐见皇帝,那就说明他不想打了,否则为何要入京见皇帝,就不怕被人瓮中捉鳖?
事关国家大事,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被人反复推敲揣摩,胧月把玉环摔了,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宫宴在诡异的气氛中落下帷幕,甄嬛很猖狂,她明知道摩格以前见过她和允礼在一起的场景,不老老实实的躲在宫里避风头,偏偏要在宫宴过后逛御花园,结果就遇到了摩格。
允礼脑子拎不清,甄嬛也不遑多让,过度嘚瑟的后果就是被摩格提亲,他要把甄嬛带走做大妃。
这很扯淡,更扯淡的是,皇帝竟然同意了!
虽然他嘴上说是想试探一下甄嬛和允礼的关系,但鬼知道他究竟有没有想过“谴妾一身安社稷”?
人若是犯蠢,真真是神仙难救,这些年,宫里有好多人都在犯蠢,比如一手好牌打个稀烂的齐妃和三阿哥、满脑子只会打胎的皇后、故作清高的沈眉庄,欣常在都爬上嫔位了,沈眉庄却还只是个贵人,如今后宫就只有康常在的位分比她低,见了人就要行礼跪拜,不知她是否后悔当日的矫情。
犯蠢的允礼终于把自己作死了,皇帝和甄嬛彻底离心离德,在他们相爱相杀之时,宫里的几个公主也都到了婚嫁的年纪。
胧月当年摔了摩格可汗的九连玉环,现在摩格替自己儿子求娶大清公主,虽然并未指名道姓,但奏折的字里行间都是在暗示皇帝,他看上胧月了!
为了边疆安宁,就算胧月再怎么受宠,也该到她为国尽忠的时刻了。
其实因为甄嬛的缘故,皇帝对胧月的宠爱早就大打折扣,但他不愿崩了慈父人设,于是暗示前朝大臣上奏折,自己摆出一副迫不得已的模样,让胧月准备出嫁。
甄嬛恨毒了皇帝,也怨前朝那些大臣吃饱了撑的,为何要刁难她的胧月!
胧月也很抗拒,虽然她受皇帝多年宠爱,可她并没有那种为国分忧的自觉,她只想永远受宠。
就在这个时候,温宜公主挺身而出了……
从后宫甄嬛传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