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庐江府焦仲卿妻子刘氏,被夫家休书一封遣回家了,发誓不再嫁人。两方都被家长逼迫,于是刘氏投水而死,焦仲卿自缢庭树。
“十三能织素,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这是刘兰芝在娘家时的生活,女红和礼仪都没落下,而且相当优秀出众。可就是如此一个勤劳贤良的女子,为何一直让婆母所不喜呢?让我们看一下她在心中苦悲些什么吧。
焦仲卿工作是小吏,也就是掌管文书一类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不过肯定没有现在的公务员有地位。因为汉朝三公九卿才是中央一级行政单位,是直接从中央拨款的,而往下的地方行政,慢慢分下来,越分越少。他做的这个事,属于典型的事情一大堆,钱没有几个的那种。
刘兰芝开始撒娇式诉苦,说咱们见面的日子太少了,我鸡鸣就开始织布,根本都没有休息时间,三天织五匹布,婆母还是觉得我这个效率不行,唉,你们焦家的媳妇好难当啊。
一匹是四丈,五匹布也就是二十丈。汉朝一丈约2.3米,也就是46米。这个效率,嗯…我没接触也没见过人工纺织,但是刨去睡觉吃饭,也不大可能婆母真的专制到“夜夜不得息”吧,一天织布八小时,三天24小时,一小时织布0.5米。
当时汉朝的休沐制度是五日一休,上了四天班就可以回家洗澡,然后探望家人啦,和现在的周末夫妻一样的,实在不算分开太久。不过新婚燕尔,难舍难分的,人之常情。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是要主动请求和离的节奏啊,但很明显,刘兰芝不是,她只是在试探焦仲卿的态度,想看看他能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自由权,更多的自由空间。
但焦仲卿的情商实在堪忧,知道媳妇受委屈了是母亲的故意责难,和稀泥或者自己揽责任都行啊。可他不,他就一股子全部倒出去,这不,焦母也立马知道离婚是媳妇提的了。
焦仲卿是这么说的:我这辈子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了,还好运气不错,有刘兰芝这么个贤妻,少年夫妻老来伴,时间也才过了两三年,她德行并没有不正当,您为什么就不是不满意呢?
……
好家伙,焦仲卿直接意志消沉了,直接就说这辈子没有这个命了,总之就是挑战封建家长权威,媳妇没有错,母亲还是不满意,这不就是在说是母亲的错嘛。
在《麻衣神相》中,对“薄禄相”是这样解释的:“坐中初看似昂扬,熟视稍觉无晶光;语言泛泛失论序,举动碌碌多苍茫;若人赋得此形相,薄禄为官不久长。”就是说,这个人看起来气宇轩昂,仔细再端详呢觉得稍微欠缺些精气神,说话做事没有逻辑和章法,如果当官的话当不长久。
古人排行,伯、仲、叔、季,猜测仲卿上面还有个早夭的哥哥或姐姐,本身体质不太好,处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也比较孱弱。
焦母大概是觉得,儿子的意志被这个女的瓦解了,日日贪恋温柔乡,不思进取,结婚两三年了,孙子没有,官运无望,现在还开始帮着外人和自己作对了。
《大戴礼记·本命》里说,不顺父母(此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焦母忍了很久了,刘兰芝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现在一听儿媳妇提出离婚,正合她意,便开始说起了邻家女秦罗敷,是如何惹人爱怜的一个姑娘,你赶快打发她走,千万不要留!
秦罗敷,就是《陌上桑》、《艳歌罗敷行》那个反抗五马太守的采桑女子秦罗敷。这个女子就相当有旺夫运: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这是一路平步青云的节奏啊。
仲卿对兰芝情义深重,说要是离婚了,誓死不娶。这一行为激怒了焦母,对本来就看不惯的事情更加看不惯了。
母上大人发话了,让仲卿休妻,当然,这本来也是刘兰芝先提出来的。对,是玩笑话,像今天我们还能反驳一句,我只是开玩笑,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可就是当真了。而且谁都不愿意低头,美丽倔强如刘兰芝,霸道强势如焦母,两个人都深爱着仲卿,可没有人愿意退让一步,然后他苦逼如夹心薄脆。
皮卡丘小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