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李陵上三代,其父李当户,名字源于一个被汉庭俘虏的叫做“当户”的匈奴官员。卒年推算大概在24~26岁,父亲早死,李陵是为遗腹子。
其祖李广,少年将才,匈奴畏服,治军不拘一格。常常住宿停留,人人自便,只在远处布置岗哨,但也从未遭遇危险。
其先祖李信,战囯末秦将,曾与王翦一同灭燕,秦始皇也称赞他:李将军果势壮勇。
但是这个家族,却仿佛遭受了诅咒一般。李信征楚兵败,李广未得封侯,李陵更是“诈降”变“真降”,累及父母宗族、后代子孙。
李陵不是一个单一的历史人物,有时候一些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行为,放到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了解他的家学渊源,便也能懂了。
比如光绪帝要革新,他也想国家兴盛强大起来,是看到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果,便也想效仿。但是母亲慈禧和众大臣一直是这条路上的阻碍,最后“百日维新”以失败而告终。
李陵的祖父李广,作战那没得说。他驻守边关时,匈奴根本不敢接靠近半步,只听得名字,便闻风丧胆。
《列传》:“吾去大军数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那时,孝景帝派中贵人跟随李广抗匈奴。中贵人①几十个骑兵,一起纵马驰骋,中贵人被三个匈奴人射伤了,且骑兵快要被杀光。中贵人吓得屁股尿流去找李广,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能手。于是诱敌深入,从容不迫,匈奴兵吃不准,不敢攻击,以为有埋伏,次日清晨,李广才带着一百骑兵回到大部队。
李广的同事程不识评价他说:“李广的部队十分随便,然而敌人突然来袭的时候,却无法招架;李广的士兵也安逸快乐,都乐于为他出死力。我的部队虽然紧张忙碌,但是敌人也不敢来侵犯我们。”
李广赋闲蓝田县时,曾有一次夜里,带着骑兵外出,跟别人在乡间饮酒。回来时霸陵亭尉喝醉了,呵斥李广,扣留了他。后,朝廷重新征用李广,李广请求霸陵亭尉跟他一起,到军中即刻便诛杀了他。
汉朝禁酒是“禁群饮,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还有宵禁,没有重要军情和重大事情,城门一关,是不能进去的。更何况亭尉觉得,现任官员都不许这样,更何况你个前任的?然而他自己也在喝。如果他没有醉的话,肯定能认出来李广,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杀身之祸了。
霸陵是什么地方?皇家陵墓啊,霸陵亭尉就相当于戍守皇陵的人,虽然都算不上是个官,虽然可能皇帝平时也不重视,但是每每经过那里,总会惦念吧。
何况高祖本就是亭长出身,但李广就这么把亭尉给杀了,都不需要理由的。这要是换作一般人,哪还会有再次启用的机会呢。
元狩四年(前119年),李广已经花甲有余,一生战功无数,也吃过数次败仗。但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汉武帝竟也让他担任前将军,跟随卫青作战。
军需很贵的,一下就是好几万人的粮草兵马,说没就没,武帝说不心痛就怪了。而且连年征战,武帝自己也没啥钱,不够给老将军嚯嚯的。
①中贵人:宫中皇帝亲信的宦官。不过西汉时期,宦官大多并不需要净身。
皮卡丘小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