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崔杼迎废太子回国,他重登大宝,那早就跟着无常报道去了,哪里还有他和棠姜这么一段儿!
但人嘛,一旦地位坐稳了,就要想想当初的功臣该怎么安置了,以加强中央集权,也能理解。像汉武帝,够德威并用吧,姑姑扶他上位,还把宝贝女儿嫁给他,“金屋藏娇”最后不也落下个满是唏嘘的下场。
棠姜什么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迫于淫威,也许无甚所谓。就这样,他们开始暗通款曲。
庄公明目张胆到,一天到晚可以往崔杼家里跑,明着是君臣之义,讨论家国大事,农耕桑麻,百姓疾苦,实际上喜滋滋见情人棠姜哩!
有一次,庄公和棠姜正缱绻缠绵,崔杼忽然回来,庄公急了,跑的时候不小心带走了一个绿头巾。后来估计这事儿他自己都忘了,翻找出来问这谁的东西啊,近臣说是卿大夫崔杼的,庄公随手将帽子赏给近臣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话不知怎么就让崔杼给听见了,棠姜哭诉着,委委屈屈承认了。崔杼那气得叫七窍生烟啊,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国家都是我替你打下来的,你现在恩将仇报,是何道理!
于是崔杼缺席了一次外交会议,推脱说生病了,引庄公前来探望。这一来,兵甲围住,就有来无回了。
天空一声巨响,晏子闪亮登场。晏子得知国君被杀,立马急匆匆地就来找崔杼,在门外就这么候着。
晏子,何许人也?即晏婴,字仲平,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世国卿,博闻强记,舌灿莲花,是当时一流的国务卿、外交家。
也就是凭这一张嘴,重要的当然还有才华德行,别人服他,民心之至呀。要不然,崔杼既然可以弑君,也可以杀他,毕竟弑君是大大的政治污点啊,要遭后人诟病的。也是被冲昏头脑了,想了这么一个损人不利己的招数。
当时的晏子说了一番话,意思是这样的:庄公不是为了社稷而死,不必为其殉难,不必因他逃亡,但是应该尽臣子哀悼君王之礼。然后他就在案发现场,抱着庄公的尸体哀痛哭泣。
说实话,庄公死得憋屈且鄙贱。齐国前几任君主不是没有先例的,他父亲虽然不是因为女人直接丢命,但也是间接丢了命,还有反面例子齐襄公、齐懿公,都是为了女人丢性命,死的不好看。
虽说忠臣不事二主,但是晏子更觉得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有自己的理想抱负,还没有完成,怎可殉国?再说了,灵公死他也没有殉,庄公…不光彩,就更加不会了。
别人劝崔杼把晏子杀了,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崔杼却说:“他是民众指望啊,放了他得民心。”
后来还有一点花絮,齐国史官要照实写“崔子弑其君”,崔杼让他们写庄公是得病死的,前面三个史官太史伯、太史仲、太史叔刚烈,怒杀之。
最后还有一个弟弟太史季,威逼利诱之下还是不肯,崔杼崩溃了,看来天命不可违,弑君已成事实,粉饰太平也无用,所以放过了太史季。
一个国家的覆灭,后人总不能全部推到先祖身上,不好看也不好听,那么谁来承担?天分担一些,女人分担一些,这样留给他们的罪责就小一些。夏灭以妹喜,商灭以妲己,周灭以褒姒,可是一个女子能做什么呢?最多能吹吹枕边风罢了,听不听还是君主自己决断。
一个男子的英年早逝,女子若不能守灵三年、做个鬼神敬之的贞洁烈妇,那么就是克夫就是扫把星。可是,齐襄公、齐懿公、齐庄公,还有崔杼,他们若不是淫荡好色,做不到克己复礼,又怎么会如此呢?
皮卡丘小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