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成功的外交辞令,遣词造句,无不含蓄隽永,面对外媒记者的无端指责,我国的外交天团自信从容,颇具中式幽默,且有理有节。
记者:听说现在有一些在中国居住的加拿大人十分不安,担心自己也被拘捕,中方对他们有什么想说的?
陆慷:只要是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中国是不是安全,加拿大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与此同时,我也可以告诉你,自从加拿大政府根据美国的要求,错误地拘押了孟晚舟女士之后,很多中国人都在掂量前往加拿大旅行是否安全。
记者:澳大利亚方面说目前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情报渗透和间谍威胁,中国被澳情报部门列为“极端威胁” ,中国怎么看?
华春莹:如果澳方个别人将每年来往中澳之间的人员和在澳的华人华侨都视作间谍,那可不就得感到紧张焦虑吗?
有句话说的好: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在国民党时期,外交部长蒋廷黻(fú)的英语讲得非常好,发言理直气壮,但是没有人听。日本外交官发音很蹩脚,说话粗鲁,大家却都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欣赏蒋廷黻,对他说:“你的英语讲得很好,发言也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国家贫弱,弱国无外交。”
外交家,这个职业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没有现在的email、微信和视频通话,竹简传递讯息也不甚方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以纵横家为纽带。
虽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让君主偃旗息鼓、退兵还朝,不免有夸张之嫌,但还是很符合那时的国情。
《汉书•艺文志序》里说:纵横家之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意思是,纵横家这个流派,大概是出于古代的外交官。
孔子也说: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颛对,虽多,亦奚以为?就是说,读了诗经三百篇,不能独当一面应对进退,那么学了又有什么用呢?
襄公三十一年,王薨,举国大丧。晋国和鲁国同是周王室后裔,姬姓至亲,但是随着分家之后,兄弟两人治国理念不同,晋国逐渐强大,而鲁国逐渐衰微。
这年,子产随郑简公去晋国朝拜,说白了就是缴纳贡品,在晋国底下讨生活。人和东西都来了,晋国也不接见,理由给的是鲁国大丧。子产没办法,于是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了,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
这乍一看,子产是不是有点过了?人家只是一时没有见你,你干嘛做出这么激烈的举动呢,所谓冲动是魔鬼呀。别人脾气好倒也罢了,脾气不好,说不定就搭上自己了。
但是,晋国是大国,是强国,诸侯盟主。现在某些历史交流群里,大家都爱争论到底谁是“春秋五霸”,争得唾沫横飞,都没个答案的,其实真的有实力的就两个:齐桓公、晋文公。
晋国这个态度,明显是甩脸子,就是不想见你,希望郑国摇尾乞怜,被愚弄,求着他。so,非常之事只能出非常之招,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点冒险。
皮卡丘小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